[实用新型]一种开车门防刮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97435.4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8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雷治国;蔡福星;吴峰煊;林哲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B60Q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检测模块 开门 车门开启 阻尼机构 刮碰 车速监测模块 防刮碰装置 评估 监测模块 开门动作 与门 本实用新型 乘客 车外环境 开门阻力 汽车车门 报警音 防刮碰 可控的 可控制 阻尼力 施力 感知 车速 探测 提示 监测 警告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开车门防刮碰装置,用于防止汽车车门开启时产生刮碰,所述防刮碰系统包括车速监测模块、开门动作检监测模块、门距检测模块、开门阻尼机构;所述车速监测模块与门距检测模块相连;所述开门阻尼机构与门距检测模块、车门相连;所述门距检测模块对车外环境探测以评估车门开启空间;开门动作监测模块与车门相连以监测车门是否有开门运动;当开门运动发生,但车速不为零或是门距检测模块评估当前的车门开启空间不足以防止车门刮碰时,所述开门阻尼机构对车门施力形成可控制的开门阻尼,以可感知的开门阻力对乘客进行车门刮碰警告;本产品能在开启车门时评估车外的评估车门开启空间,并以报警音和可控的阻尼力向开门乘客进行提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开车门防刮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私家轿车已经变得非常普遍,而且大家对自己的爱车都比较珍惜,爱车身上有点擦痕都非常心疼,也许会为此影响到您几天的好心情。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多,停车位明显满足不了要求,有些停车场为了多停一些车辆,停车位也规划得非常紧凑,这样,虽然可以停下更多数量的汽车,但是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车与车之间的间隔变窄了,如果开车门时不特别注意,很容易就会刮碰到旁边停放的车辆,这也是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有些车的侧面和门把手的位置,有很多小的刮痕,甚至有比较深的磕痕,这些在爱车上的伤痕几乎都是对方在开车门时不注意留下的,经常会有些私家车远看还非常新,稍微走近些就会发现有很多上面说的小伤痕,每当车主看到自己爱车的这些伤痕都会非常生气,而且基本上找不到肇事者,即使能找到肇事者,往往也因为刮痕并不深,也就不了了之了。另一方面,有些时候,停车时,旁边有大石、墙壁或其它障碍物,如果开车门时没有注意,也会将自己的车辆刮伤。
本专利在于设计一种开车门防刮碰装置,该系统利用安装在每个车门边缘处的测距雷达,测量车门开启时,车门与旁边车辆或其他障碍物的距离,当距离小于设置定值时,系统会发出报警声提醒车主,并通过专设的驱动电机,利用齿轮啮合给车门一个方向作用力,阻止车门继续开大,这样就可以防止开车门时,由于车主的疏忽,刮碰到别人的车辆或是自己的车辆碰到车旁的障碍物,可以很好的避免一些麻烦。此防刮碰系统还可根据需要自动开启和关闭驾驶室的车门,由于有防刮碰系统,车门自动开启时,不会与侧旁的车辆或物体发生碰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开车门防刮碰装置,能在开启车门时评估车外的评估车门开启空间,并以报警音和可控的阻尼力向开门乘客进行提示。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车门防刮碰装置,用于防止汽车车门开启时产生刮碰,所述防刮碰系统包括车速监测模块、开门动作检监测模块、门距检测模块、开门阻尼机构;所述车速监测模块与门距检测模块相连;所述开门阻尼机构与门距检测模块、车门相连;所述门距检测模块对车外环境探测以评估车门开启空间;所述开门动作监测模块与车门相连以监测车门是否有开门运动;当开门运动发生,但车速不为零或是门距检测模块评估当前的车门开启空间不足以防止车门刮碰时,所述开门阻尼机构对车门施力形成可控制的开门阻尼,以可感知的开门阻力对乘客进行车门刮碰警告。
所述门距检测模块包括设于每个车门处的测距装置;当车速为零时且任一车门有开门运动时,所述门距检测模块启动该车门处的测距装置以测量车外环境,并评估与该车门对应的车门开启空间。
所述测距装置为测距雷达。
所述门距检测模块贮有各车门的完全开启所需空档距离,当测距雷达测得的车门与最近障碍物的距离小于完全开启所需空档距离时,所述门距检测模块评估当前的车门开启空间不足以防止车门刮碰。
当所述门距检测模块评估当前的车门开启空间不足以防止车门刮碰;所述门距检测模块发出报警提示音,并发出语音提示开门者注意开门幅度以免碰到旁侧的障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74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后防护装置及工程车
- 下一篇:一种防止误操作的自动破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