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短报文的地质灾害监测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98172.9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2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尹华斌;李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陆巡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谢乔良;张玉 |
地址: | 6501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报文 控制终端 移动通信模块 北斗 电源装置 地质灾害监测终端 本实用新型 监测传感器 北斗卫星 地质监测 支架 地质灾害监测 输出端连接 信号采集端 信号输出端 信息输出端 信息输入端 环境气候 偏远山区 电源端 时效性 覆盖 乡村 | ||
1.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短报文的地质灾害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传感器(1)、控制终端(2)、移动通信模块(3)、北斗短报文模块(4)、电源装置(5)、支架,所述监测传感器(1)设置于地质监测点且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终端(2)的信号采集端连接,所述控制终端(2)的信息输出端分别与移动通信模块(3)、北斗短报文模块(4)的信息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终端(2)、移动通信模块(3)及北斗短报文模块(4)的电源端分别与电源装置(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终端(2)、移动通信模块(3)、北斗短报文模块(4)和电源装置(5)设置于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北斗卫星短报文的地质灾害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5)包括主电源和/或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为太阳能和/或风能发配电装置,所述备用电源包括风能发电装置和/或太阳能发电装置(51)、蓄电池(52)、供配电装置(53),所述括监测传感器(1)、控制终端(2)、移动通信模块(3)及北斗短报文模块(4)的电源端分别与供配电装置(53)的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于北斗卫星短报文的地质灾害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传感器(1)包括GNSS接收机、振弦式裂缝计、多点位移计、渗压计、雨量传感器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北斗卫星短报文的地质灾害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传感器(1)设置于支架和/或远离支架的地质监测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北斗卫星短报文的地质灾害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支架之监测传感器(1)的信号输出端直接与控制终端(2)的信号采集端有线连接,所述监测传感器(1)的电源端与电源装置(5)的输出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北斗卫星短报文的地质灾害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支架的WIFI模块Ⅰ(6)及远离支架的监测传感器(1)端的WIFI模块Ⅱ(7),所述WIFI模块Ⅰ(6)的信号端与控制终端(2)的信号采集端有线连接,所述WIFI模块Ⅱ(7)的信号端与远离支架的监测传感器(1)的信号输入端有线连接,所述WIFI模块Ⅰ(6)与WIFI模块Ⅱ(7)无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北斗卫星短报文的地质灾害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远离支架的监测传感器(1)端还设置有太阳能和/或风能发配电装置,所述监测传感器(1)及WIFI模块Ⅱ(7)的电源端与太阳能和/或风能发配电装置的供配电装置(53)之输出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北斗卫星短报文的地质灾害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设置有声光报警装置(8),所述声光报警装置(8)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终端(2)的报警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声光报警装置(8)的电源端与电源装置(5)的输出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北斗卫星短报文的地质灾害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设置有与控制终端(2)连接的数据存储器(9),所述数据存储器(9)用于存储监测传感器(1)传输至控制终端(2)的监测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北斗卫星短报文的地质灾害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顶部分别设置有与移动通信模块(3)、北斗短报文模块(4)的天线连接端口相连接的移动通信天线及北斗卫星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陆巡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陆巡安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817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