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流方坯感应加热中间包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99029.1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8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冰;朱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震冶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1 | 分类号: | B22D4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九泽律师事务所 31337 | 代理人: | 周云 |
地址: | 200435 上海市宝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包 电磁感应线圈 耐火材料墙体 流钢通道 本实用新型 感应加热 承钢腔 浇铸腔 方坯 导磁铁轭 技术效果 生产过程 左右两侧 成对的 分隔 联通 连铸 铸坯 对称 体内 贯通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流方坯感应加热中间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中间包本体,所述中间包本体内用耐火材料墙体分隔形成承钢腔和浇铸腔,所述耐火材料墙体内部装有成对的电磁感应线圈,每个电磁感应线圈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有流钢通道,所述流钢通道贯通耐火材料墙体的流钢通道用于联通承钢腔和浇铸腔,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之间串联连接,所述每个电磁感应线圈均连接有导磁铁轭。本实用新型属于连铸领域,通过对现有中间包的结构进行改进,实现了提升铸坯品质、提高生产过程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流方坯感应加热中间包。
背景技术
生产实践证明,连铸中间包中设置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实现对钢水的温度补偿是一种非常理想手段,实现了连铸恒温浇铸的同时,还能在净化钢水、有效去除非金属夹杂物方面有独到作用。目前国内、国外的感应加热仅用在三机三流或少于三流以下的方坯连铸中间包上,其主要原因是流场容易布置。而对于四流及以上的多流方坯,中间包的横方向加长,这种通过2个通道的普通感应加热难以获得均匀的流场,从而影响连铸生产的铸坯的品质。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是,随着中间包的钢水量同时增加,整个中间包的重量亦大幅增加,极端情况下的重量可以达120~160t,中间包外壳为安全起见,如仍为2片式法兰连接,则中间包会因中间绝缘垫层的机械强度不够而带来巨大风险,这是连铸生产所不能允许的。因此,随着对铸坯品质越来越高的要求,多流方坯应用感应加热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开发一种适用多流方坯的感应加热中间包势在必行。
但是在生产浇铸过程中,随着钢水的冲刷,挡墙容易倒塌,射流孔变径等诸多因素的变化,中间包横向长度非常长,因而造成包内钢水的流场和温度场难以均匀,包内流场而随之变化,造成中间包局部温度过低,流场紊乱而不均匀,从而影响各流铸坯的品质差异。同时当中间包重量过重,中间包起吊时过分受力,以及中间包外壳使用时的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形变,绝缘材料因性状不同而产生形变,从而影响中间包包体寿命,进而减少永久层使用寿命, 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铸坯品质低下以及中间包质量过重二危及绝缘垫层等技术难题,旨在提出一种多流方坯感应加热中间包,通过设置电磁感应线圈及改进中间包内部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控制均匀流场、提升铸坯品质、提高生产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技术方案
一种多流方坯感应加热中间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中间包本体,所述中间包本体内用耐火材料墙体分隔形成承钢腔和浇铸腔,所述耐火材料墙体内部装有成对的电磁感应线圈,每个电磁感应线圈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有流钢通道,所述流钢通道贯通耐火材料墙体的流钢通道用于联通承钢腔和浇铸腔,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之间串联连接,所述每个电磁感应线圈均连接有导磁铁轭。
进一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为两个。
进一步,所述承钢腔和所述浇铸腔为通过整体钢板焊接。
进一步,所述流钢通道平行设置,垂直贯通耐火材料墙体。
进一步,所述浇铸腔底部设置有结晶器水口,所述每根流钢通道对应1个或2个结晶器水口。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包控制均匀流场,包壳全部由钢板整体焊接而成,其起吊强度、包体静置重力强度、生产冲击强度通过设计可以得到充分保证,避开了因材料而引起的隐患,解决了普通感应加热中间包绝缘机械强度不够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安全性。同时钢水的流向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直冲入浇铸区,改为先横向流动,通过通道再流入浇铸区,增加了流动或钢水停留时间,很容易实现流钢通道的均匀流动,对流场设计极为有利,使得多流方坯的连铸可以使用感应加热功能而提升铸坯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流钢通道分布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震冶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震冶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90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频感应炉自动浇铸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循环式高效烤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