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陶瓷精雕机用凸面加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99057.3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8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廖艺龙;林承纬;左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久久犇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5/00 | 分类号: | B28D5/00;B28D7/02;B28D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陶瓷工件 刀具 平面加工 精雕机 凸部 治具 本实用新型 环状圆弧 凸面加工 陶瓷 加工面 上端面 加工 刀柄 倒角 精雕 刀具加工 工作效率 加工公差 加工效率 行走轨迹 智能 面加工 上端 盖合 外围 显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陶瓷精雕机用凸面加工机构,其包括:治具、安装于陶瓷精雕机的主轴上的刀柄和安装于刀柄下端的刀具,该刀具位于治具上方,所述治具上端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待加工陶瓷工件的凸部,该待加工陶瓷工件盖合定位于该凸部上,并显露于该凸部外围;所述刀具至少包括有分别对所述待加工陶瓷工件上端面及外侧倒角进行同时加工的平面加工面和环状圆弧加工面,该平面加工面朝下。本实用新型采用定制的刀具至少采用平面加工面和环状圆弧加工面同时对该待加工陶瓷工件上端面及外侧倒角进行精雕加工,其可大大提升精雕加工的工作效率,且实现面加工,降低加工公差,同时提升加工面积,减少刀具加工行走轨迹的数量,进一步提升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精雕机加工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智能陶瓷精雕机用凸面加工机构。
背景技术:
陶瓷精雕机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机械加工行业者的重视,尤其是在加工手机外壳等3C产品方面更是备受追捧,这主要是由于陶瓷精雕机能提供优良的加工精度以及优异的加工效果。
现有技术中陶瓷精雕机对待加工陶瓷工件进行精雕加工时,其均采用点接触在加工,其刀具加工行走轨迹繁多,加工效率低下,不利于提高陶瓷精雕机的工作效率,对生产者造成较大的困扰。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陶瓷精雕机用凸面加工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智能陶瓷精雕机用凸面加工机构包括:用于装载待加工陶瓷工件的治具、安装于陶瓷精雕机的主轴上的刀柄和安装于刀柄下端的刀具,该刀具位于治具上方,所述治具上端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待加工陶瓷工件的凸部,该待加工陶瓷工件盖合定位于该凸部上,并显露于该凸部外围;所述刀具至少包括有分别对所述待加工陶瓷工件上端面及外侧倒角进行同时加工的平面加工面和环状圆弧加工面,该平面加工面朝下。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平面加工面和环状圆弧加工面上均设置有复数相互连通的排屑沟槽。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刀柄上设置有冷却水通道,该冷却水通道连通所述排屑沟槽。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刀具包括有圆盘主体以及成型于该圆盘主体下端的圆筒部,该圆盘主体与圆筒部之间形成有圆弧倒角,所述平面加工面设置于圆盘主体下端面,该环状圆弧加工面设置于该圆弧倒角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圆筒部外围设置有环状加工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平面加工面及环状圆弧加工面均为金刚砂面,其通过电镀工艺分别固定于所述圆盘主体下端面及该圆弧倒角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刀柄下端设置有螺纹凸块,所述刀具上端套设于该螺纹凸块上,并通过螺母螺旋固定于该螺纹凸块使,以将刀具锁固于刀柄下端。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刀柄上端设置有供主轴安装的安装槽。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治具上端中部设置有真空吸孔,该治具侧面设置有与该真空吸孔连通的气孔。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真空吸孔竖直设置,该气孔水平设置,该真空吸孔与气孔呈直角状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久久犇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久久犇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90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线排布开槽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晶圆切割机的可调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