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阻式燃油油量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99942.1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1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嶷;张弢;陈寅辉;何文勇;陈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18 | 分类号: | G01F2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控单元 燃油泵壳体 放大电路 压阻式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测量系统 燃油油量 收集模块 输出终端 通讯连接 测量 压阻式 油量测量系统 并行口线 测量电路 车载仪表 信号输入 油量变化 数据处理 传统的 接收端 连杆式 量程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阻式燃油油量测量系统,包括压阻式传感器、放大电路、微控单元及输出终端,所述压阻式传感器设置于燃油泵壳体下部的测量收集模块中,通过与其相连的测量电路接收油量变化信号输入至放大电路的接收端,所述放大电路安装于燃油泵壳体下部的测量收集模块中,与安装于燃油泵壳体侧面的微控单元通讯连接,所述微控单元与安装于车载仪表的输出终端通过并行口线束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传统的连杆式油量测量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量程广、精度高等优点,通过微控单元的数据处理,还可进一步减少测量误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油油量测量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压阻式燃油油量测量系统,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燃油油量测量系统是布置在传统燃油车辆的燃油箱内,用于测量当前油量并将其数值反映在车载仪表上。传统的燃油油量测量系统一般为连杆式结构,其工作原理为:浮块固定在连杆上,连杆另一端固定一簧片,簧片与电阻片接触组成一滑动变阻器。当浮块漂浮在液面上随液面的高低做上下运动时,它带动与之固定的连杆做轴向运动,簧片随连杆在电阻片上运动,产生变化的阻值,仪表根据阻值判断液面的高度从而指示当前燃油箱中的油量。
但连杆式油量测量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1,车辆在急速转弯或行驶在颠簸不平的路面上时,油泵线束会在油液中随油液运动做大幅度摆动,存在线束缠住连杆使之无法正常摆动的隐患,从而导致油量表指针不动。
2,在满油或临近空油的情况下,连杆上的浮块会与油箱内上下表面频繁触碰,因浮块的材料一般为密度较低的泡沫,故浮块在与燃油箱频繁的触碰后会磨损浮块,从而降低浮块的灵敏度使油表指示不准。情况严重时,浮块因磨损而产生的碎屑会卡住连杆甚至会堵塞泵芯,造成燃油泵供油能力下降等问题。
3,燃油中总是含有一定量的杂质,特别是劣质燃油,其杂质含量更高。这些多余的杂质会在油箱内逐渐沉积,当沉积在滑动变阻器上的时候,就会造成实测电阻值与连杆位置不符。另外,劣质燃油对滑动变阻器上的电阻片腐蚀较大,长时间使用劣质燃油,会使滑动变阻器因过度腐蚀而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方便、能够提高燃油油量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及可靠性的压阻式燃油油量测量系统。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阻式燃油油量测量系统,包括压阻式传感器、放大电路、微控单元及输出终端,所述压阻式传感器设置于燃油泵壳体下部的测量收集模块中,通过与其相连的测量电路接收油量变化信号输入至放大电路的接收端,所述放大电路安装于燃油泵壳体下部的测量收集模块中,与安装于燃油泵壳体侧面的微控单元通讯连接,所述微控单元与安装于车载仪表的输出终端通过并行口线束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压阻式传感器为柱式空心传感器,包括圆柱型壳体,所述壳体的外部具有弹性变形元件,所述弹性变形元件上贴敷有应变片,所述应变片的绝缘基材上设有通过填料和膜片密封的敏感栅,所述敏感栅的下端与铜镍合金制成的引线连接,所述引线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壳体的后部的引线管从壳体的后部引出。
进一步的,所述应变片粘贴于弹性变形元件外壁应力均匀分布的中间位置,且呈对称均布。
进一步的,所述应变片内敏感栅的直径为0.03mm,采用脉冲状弯折方式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压阻式传感器通过车载12V恒压源电源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传统的连杆式油量测量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量程广、精度高等优点,通过微控单元的数据处理,还可进一步减少测量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阻式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未经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99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