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吊控制室观察窗除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04270.9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5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璐;刚杰;成斌;甄胜利;刘超;高希刚;张翼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能时代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孙民兴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观察窗 控制室 垃圾吊 除雾装置 吹风器 第二温度传感器 第一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变频风机 布气管道 空气过滤器 观察视野 空气流向 送风管道 依次连通 布气管 控制器 垃圾坑 制冷器 蝶阀 结露 加热 连通 玻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吊控制室观察窗除雾装置,包括沿空气流向依次连通的第一空气过滤器、变频风机、蝶阀、加热/制冷器、送风管道、布气管道、调节阀以及吹风器;其中,变频风机设置在垃圾吊控制室外面;吹风器位于观察窗的内侧,并安装在对应观察窗的下方;每排观察窗的下方分别设置有一布气管道,位于同一排观察窗的每一吹风器均与该排观察窗下的布气管连通;该垃圾吊控制室观察窗除雾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垃圾坑上方,第二温度传感器贴设在观察窗的内侧。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吊控制室观察窗除雾装置,可以通过改变观察窗内侧温度,减少玻璃结露,改善操作人员观察视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吊控制室观察窗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焚烧厂的运营过程中,垃圾吊吊装垃圾是焚烧厂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但垃圾吊控制室观察窗常常会“起雾”,影响操作员的视线。这是因为垃圾在垃圾坑中发酵脱水的过程实质是微生物作用的过程,垃圾堆体温度高,微生物活跃,发酵过程就快。一般非冬季垃圾坑内温度比环境温度高10-15℃,冬季垃圾坑内温度低到2-15℃。我国的生活垃圾含水率高,为40-60%,发酵过程会产生大量水汽,垃圾吊控制室温度一般控制在室温26℃左右,控制室内外的温差会导致控制室观察窗“起雾”。
冬季垃圾仓内温度低于控制室温度,水珠便冷凝在玻璃内侧,可人工清除;但在非冬季,仓内温度高于控制室温度,水珠冷凝在玻璃外侧,而整个垃圾吊控制室位于标高23米左右处,外侧为垃圾坑上空,无法采取合适的机械方式除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吊控制室观察窗除雾装置,用于设置在垃圾吊操作室观察窗侧,以防止观察窗水雾凝结,影响垃圾吊操作员的视线。
该垃圾吊控制室观察窗除雾装置包括第一空气过滤器、变频风机、蝶阀、加热/制冷器、送风管道、多根布气管道、多个调节阀以及多个吹风器;
其中,所述变频风机设置在垃圾吊控制室外面,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器、变频风机、蝶阀、加热/制冷器通过管道依次连通,所述加热/制冷器包括热风出口和冷风出口,所述热风出口和所述冷风出口均与所述送风管道连通;
多个吹风器与垃圾吊控制室的多个观察窗一一对应,所述吹风器位于所述观察窗的内侧,并安装在对应观察窗的下方,其出风口朝向对应观察窗;每排观察窗的下方分别设置有一所述布气管道,位于同一排观察窗的每一吹风器均与该排观察窗下的布气管连通;多根布气管道均与所述送风管道连通,且每一布气管道的进气端处分别设置有所述调节阀;
所述垃圾吊控制室观察窗除雾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垃圾吊所吊装的垃圾坑上方,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贴设在观察窗的内侧;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变频风机以及加热/制冷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吹风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进风口,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壳体内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位置设置有风向调节器和与所述风向调节器连接的多个风向调节叶片;每一所述风向调节叶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边框铰接,多个风向调节叶片相互平行,且在所述壳体内均匀分布,可通过拨动风向调节器调整风向调节叶片方向以及关闭出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进风口的位置安装有第二空气过滤器,所述第二空气过滤器、进风口以及出风口依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四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卡扣紧固件,相应地,观察窗下沿设置有卡扣定位件;所述吹风器通过其壳体上的卡扣紧固件和相应观察窗上的卡扣定位件卡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能时代环境修复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能时代环境修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042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蓄热式焚烧炉吹扫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焚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