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磁悬浮鼓风机中进气道与叶轮间隙的调整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09996.1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6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余尚宇;胡思宁;吴立华;董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2 | 分类号: | F04D29/62;F04D29/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11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道 磁悬浮鼓风机 本实用新型 叶轮间隙 调整部 调整垫 调整片 材料利用率 独立操作 装配难度 矩形状 平台状 底端 蜗壳 装配 损伤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磁悬浮鼓风机中进气道与叶轮间隙的调整片结构,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为矩形状,本体的底端90°折弯并形成平台状的调整部,所述调整部为U形状。本实用新型提高调整垫材料利用率;提高调整垫的通用性、减少备货规格;降低装配难度,减少进气道与蜗壳配合面的损伤,提高装配精度;降低劳动强度,可实现一人独立操作完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磁悬浮鼓风机中进气道与叶轮间隙的调整片结构。
背景技术:
磁悬浮鼓风机中的进气道与叶轮间隙调整是产品安装调试的一个重要工序,具体是通过调整进气道法兰面与蜗壳法兰面之间的距离来控制进气道与内部叶轮间隙。间隙值的大小差值是机器在装配中因受到零部件制造精度限制而累积的误差,不可以消除,也无法准确限定,目前只能在装配后期通过调整垫对此间隙进行补偿控制。
传统方法是在进气道与蜗壳法兰面之间垫上某种厚度的圆形垫圈,因为间隙大小不确定,只能通过试垫不同厚度的调整垫来试探,当垫上某一厚度调整垫时,刚好得到需要的间隙值,那么次调整垫符合要求,即可拧紧安装螺钉,完成调整工序。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总结了这种使用圆形调整垫圈的进行间隙调整方式的缺点,总结如下:
1、圆形调整垫圈在制造过程中,因其结构特点,材料利用率低下,且加工较为困难;
2、由于公司产品型号较多,每种型号需要的调整垫尺寸不同,造成这种圆形调整垫通用性差,增加备货难度;
3、圆形调整垫在调试使用时需要将进气道从蜗壳中心孔中完全拔出来,因为调试次数较多,且进气道与蜗壳内孔的配合间隙极小,很容易造成配合面刮伤拉毛,影响再次装入;
4、因此道工序需要在风机产品狭小机柜中完成,不便于吊装,且进气道沉重,装配劳动强度大,需要至少2人配合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磁悬浮鼓风机中进气道与叶轮间隙的调整片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用于磁悬浮鼓风机中进气道与叶轮间隙的调整片结构,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为矩形状,本体的底端90°折弯并形成平台状的调整部,所述调整部为U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和调整部经冲压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外壁上设有标注区。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提高调整垫材料利用率;
2)提高调整垫的通用性、减少备货规格;
3)降低装配难度,减少进气道与蜗壳配合面的损伤,提高装配精度;
4)降低劳动强度,可实现一人独立操作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磁悬浮鼓风机中进气道与叶轮间隙的调整片结构,包括一本体1,本体1为矩形状,本体1的底端90°折弯并形成平台状的调整部2,所述调整部2为U形状。
为便于制造,本实用新型中的本体1和调整部2经冲压一体成型。在本体1的外壁上设有标注区11,在标注区11标注调整部2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099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气道与叶轮同心度的调节结构
- 下一篇:一种出风口降噪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