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态化动态冰浆蓄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10219.9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4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蒙琦;杨家华;戚兴华;王慧颖;简国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河海盟润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浆 蒸发器 冰晶 冷却水循环装置 冷冻水出口 生成装置 蓄冷系统 循环装置 动态冰 冷凝器 流态化 本实用新型 节能环保 水蒸汽管 循环利用 循环连接 有效回收 制冷效果 冷冻水 膨胀阀 入液口 水蒸汽 压缩机 导通 凝华 制冰 冷冻 冷却 室内 环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态化动态冰浆蓄冷系统,包括冰浆循环装置、冰浆生成装置和冷却水循环装置,所述冰浆生成装置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第一蒸发器内设有冰浆室以及用于凝华冰晶的水蒸汽管,第二蒸发器上设有冷冻水出口和入液口,冷冻水出口与冰浆室导通,被第二蒸发器冷却后的冷冻水与生成的冰晶在冰浆室内混合成冰浆后,进入冰浆循环装置;冷凝器接入冷却水循环装置。其制冷效果好,并且各环节产生的冷、热量均能被有效回收循环利用,节能环保;在制冰浆时,将冰晶和冷冻水分开形成,再混合形成冰浆,可通过控制水蒸汽的量来控制冰晶生成的量,进而控制冰浆的生成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央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态化动态冰浆蓄冷系统。
背景技术
冰蓄冷技术是电力“移峰填谷”和解决尖峰电力不足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基于冰浆的动态蓄能方式是目前蓄冷领域最新的技术之一。动态冰浆由微小的冰晶和溶液组成,冰晶粒子的直径一般在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而溶液通常是由水和冰点调节剂(如乙二醇、乙醇或氯化钠等)构成。这种混和溶液有着很好的传输性能,能够像普通流体一样在管道内运输或者在冰槽中贮存,冰晶在传热过程具有相变特性,冰晶粒子的瞬间相变将释放出大量的冷量,可以快速降温及快速响应冷负荷的变化,使得动态冰浆的单位容积冷容量比同等冷水的冷容量要高出许多,因而可以大幅度地减小输送管直径、降低泵功消耗、减小换热器的结构尺寸。制冰技术一般分为静态制冰和动态制冰。静态制冰技术发展得比较早,它与动态制冰技术的最大区别就是静态制取的冰不参与输送,并且制冰不连续进行,难以用于制取冰浆。动态制冰的主要方法目前有过冷水法、冷冻蒸汽法、真空闪蒸法和气体直接接触法等。然而,目前在动态制冰时,存在的问题是,其产生的部分冷、热量不能被有效回收循环利用,而且冰浆的生成过程不能有效控制,如生成的冰浆中冰与水之间的质量比不能调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态化动态冰浆蓄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流态化动态冰浆蓄冷系统,包括冰浆循环装置、冰浆生成装置和冷却水循环装置,所述冰浆生成装置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第一蒸发器内设有冰浆室以及用于凝华冰晶的水蒸汽管,第二蒸发器上设有冷冻水出口和入液口,冷冻水出口与冰浆室导通,被第二蒸发器冷却后的冷冻水与生成的冰晶在冰浆室内混合成冰浆后,进入冰浆循环装置;冷凝器接入冷却水循环装置。
可选地,所述冰浆循环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冰浆泵、风机盘管和节流装置,节流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入液口相连,冰浆泵的入液口与所述冰浆室相连;节流装置与冰浆泵的出液口之间连接有压差控制阀。
可选地,所述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液分离阀、冷却水泵以及冷却水热量回收装置,所述冷凝器上设有第一冷却水出口和第一冷却水入口,第一冷却水出口与气液分离阀的进液口相连,气液分离阀的出气口与所述水蒸汽管的进气口相连,气液分离阀的出液口与冷却水泵的入液口相连,第一冷却水入口与冷却水热量回收装置的出液口相连,第一冷却水入口与冷却水热量回收装置之间设有进气阀。
可选地,所述冷却水热量回收装置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层状热交换器,所述层状热交换器包括多个片状式的热交换壳,各热交换壳之间相互平行,热交换壳内为冷却水通道,各热交换外壳内的冷却水通道通过左侧管和右侧管连接,左侧管的一端向下延伸出外壳的底部作为第二冷却水入口,右侧管的一端向上延伸出外壳的顶部作为第二冷却水出口,外壳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低温水入口和高温水出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冷却水入口、第二冷却水出口、低温水入口和高温水出口处分别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
可选地,还包括数据传送模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均与数据传送模块通信连接,数据传送模块为蓝牙模块或是wifi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河海盟润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河海盟润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102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停车场节能空气调节系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易安装的空气源热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