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埋式预应力锚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12868.2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1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吴航;张翩;蒋亚;王英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现代万通锚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6 | 分类号: | E02D5/76;E21D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贺理兴 |
地址: | 611732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杆本体 底部外壁 注浆管 本实用新型 预应力锚杆 加强筋 预埋式 螺纹 浆料 锚杆 外壁 注浆 倒刺 孔洞 等距离分布 内螺纹连接 工作效率 固定螺母 螺纹套管 锥形卡齿 托盘 完成时 插接 结块 套接 支架 破碎 体内 合并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埋式预应力锚杆,包括锚杆本体,所述锚杆本体顶部和底部外壁均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倒刺,且锚杆本体一顶部和底部外壁均设置有托盘,所述锚杆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外壁均设置有加强筋,所述锚杆本体靠近加强筋的一端外壁开有螺纹,且螺纹内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锚杆本体内部插接有注浆管,所述注浆管一侧外壁套接有螺纹套管。本实用新型使锚杆本体够在之前打好的孔洞内进行固定,方便了工人们对锚杆本体内进行注浆,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节约了时间,注浆完成时,可以将支架通过锥形卡齿合并,提高了锚杆整体的稳定性,还可以对注浆管内的浆料进行搅拌破碎,防止了浆料快速结块不能下流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锚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埋式预应力锚杆。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锚杆是隧道施工支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岩土体加固的杆件体系结构,通过锚杆杆体的纵向拉力作用,克服岩土体抗拉能力远远低于抗压能力的缺点,锚杆质量的好坏关系到隧道初期支护的稳定性。
传统的预埋式预应力锚杆在对其进行注浆时往往不好将其固定,容易给工人的注浆工作造成困难,而且一般锚杆本体对隧道或者桥梁进行直立固定时,注浆料在下流的过程中可能会快速结块导致浆料无法下流至锚杆底部,使得锚杆的固定效果大大下降。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预埋式预应力锚杆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预埋式预应力锚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埋式预应力锚杆,包括锚杆本体,所述锚杆本体顶部和底部外壁均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倒刺,且锚杆本体一顶部和底部外壁均设置有托盘,所述锚杆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外壁均设置有加强筋,所述锚杆本体靠近加强筋的一端外壁开有螺纹,且螺纹内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锚杆本体内部插接有注浆管,所述注浆管一侧外壁套接有螺纹套管,所述锚杆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内壁均开有螺纹槽,且螺纹槽的规格与螺纹套管的规格相适配,所述注浆管一侧外壁开有出浆孔,所述锚杆本体远离固定螺母的一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一侧外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锥形卡齿,且锥形卡齿均可相互卡接,所述注浆管远离固定螺母的一端外壁设置有锚杆头,且注浆管顶部和底部内壁均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固定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托盘一侧外壁设置有止浆塞,且止浆塞横截面为梯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托盘一侧外壁开有密封槽,且密封槽底部内壁粘贴有第二密封圈,密封槽的规格与第二密封圈的规格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注浆管一侧外壁粘贴有第一密封圈,且第一密封圈一侧外壁与固定螺母一侧外壁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注浆管一端外壁设置有注浆斗,且注浆管一侧外壁设置有控制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浆孔外壁粘贴有膨胀粘条,且膨胀粘条一侧外壁与锚杆本体内壁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杆顶部外壁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两侧外壁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桨,转动桨数目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支架和锥形卡齿,人们打开支架时,使锚杆本体够在之前打好的孔洞内进行固定,方便了工人们对锚杆本体内进行注浆,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节约了时间,注浆完成时,可以将支架通过锥形卡齿合并,提高了锚杆整体的稳定性;
2.通过设置的固定杆和转动桨,当锚杆本体对隧道或者桥梁进行直立固定时,注浆管内下流浆料由于重力可以带动转动桨转动,随后转动桨转动可以对浆料进行搅拌破碎,防止了浆料快速结块不能下流的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现代万通锚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现代万通锚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128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