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饭煲保温圈滚焊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13095.X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8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孔百仁;陈先刚;潘颖义;陈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萧山八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金磊 |
地址: | 31125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圈 电热元件 电饭煲 保温装置 连接结构 底座 本实用新型 电饭煲结构 保温效果 固定槽 上端 嵌接 保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饭煲保温圈滚焊连接结构。属于电饭煲结构技术领域,该结构能够提高保温圈的保温效果,达到持续保温,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包括底座、保温圈和电热元件,还包括保温装置;保温圈和电热元件均固定嵌接在底座上端的固定槽上,且电热元件位于保温圈的内侧,保温装置固定连接在保温圈上,且位于电热元件的内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饭煲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饭煲保温圈滚焊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电饭煲通常包括煮饭和保温,煮饭时,电饭煲的电热板通电后发出热量,热量传递到电饭煲内胆,对食物进行加热,保温时,电热板停止加热,通过电热板的余热以及保温装置达到保温效果。
如公告号为CN20098057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于2007年11月28日公开了一种新型感应加热电饭煲,包括煲体、内锅、保温圈、线圈架和感应线圈,内锅置于线圈架内,感应线圈与电饭煲控制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保温圈中部内装有保温丝,保温丝连接保温控制电路,感应线圈为仿内锅锅底形状、从中间呈水平面、周边位由中间向外延伸成凸弧面的螺旋感应线圈,感应线圈螺旋绕制于线圈架,分别在线圈架的外底部处和外侧弧形面处。
现有电饭煲的保温大多使用保温圈的隔热,达到对内胆的保温效果,随着时间的延长,也就失去了保温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保温圈存在保温效果差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保温圈的保温效果,达到持续保温,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一种电饭煲保温圈滚焊连接结构。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电饭煲保温圈滚焊连接结构,包括底座、保温圈和电热元件,还包括保温装置;保温圈和电热元件均固定嵌接在底座上端的固定槽上,且电热元件位于保温圈的内侧,保温装置固定连接在保温圈上,且位于电热元件的内侧。
当电饭煲从煮饭跳到保温状态时,电热元件停止加热,保温圈进行隔热,当保温温度下降到保温的温度以下时,保温装置进行低温加热,调节保温圈内温度,达到持续保温的效果。
作为优选,保温圈两端均设有“U”形接头,两“U”形接头的的U形口朝向相反。用于消除保温圈受热胀冷缩效果,提高保温圈使用寿命,提高隔热效果。
作为优选,两“U”形接头处设有锁紧件,锁紧件固定套接在两“U”形接头的U形口上。进一步提高保温圈使用寿命,提高隔热效果。
作为优选,保温装置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保温装置上,两个连接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保温圈上。结构稳定,进一步提高持续保温的效果。
作为优选,保温装置包括电热部分和温控器;温控器固定连接在电热部分的下端。温控器感应保温圈内温度,温度高时控制电热部分停止加热,温度低时,控制电热部分进行加热,从而达到持续豹纹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如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饭煲保温圈滚焊连接结构,能够提高保温圈的保温效果,达到持续保温,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保温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一种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保温圈的一种局部示意图。
图中:底座1,保温圈2,电热元件3,保温装置4,锁紧件5,连接杆6,“U”形接头21,U形口22,电热部分41,温控器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萧山八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萧山八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130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饭煲保温圈直焊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竹制电蒸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