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电池休眠的固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13911.7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3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谢健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圭石南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叁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4 | 代理人: | 陈慧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片机最小系统 超低功耗模式 电池 稳压模块 显示灯 指示灯 休眠 壳体 本实用新型 电池信号 接口通讯 输入电压 通道控制 通讯电路 输出端 输入端 安置 收发 体内 供电 携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池休眠的固件,包括壳体,安置在壳体上的接口和显示灯模块,安置在壳体内的LDO稳压模块和MSP430G2553单片机最小系统;LDO稳压模块输入端通过接口与电池相连,在电池未进入超低功耗模式时获得输入电压为固件供电;LDO稳压模块输出端与MSP430G2553单片机最小系统相连,MSP430G2553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通讯电路,用于收发电池信号;MSP430G2553单片机最小系统与显示灯模块相连,显示灯模块包括超低功耗模式指示灯;MSP430G2553单片机最小系统根据电池是否进入超低功耗模式来控制超低功耗模式指示灯的关开,并通过接口通讯通道控制电池进入超低功耗模式。具有使用简单、方便携带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电池休眠的固件,属于电池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池经航运出口时,要求电池容量小于30%,并且电池自生产到买家手里,买家自购买到使用都需要一段时间,故而电池存在因自耗电导致电量耗光的风险。为了使电池存储更长时间,生产商一般是在电池出厂时,通过专用设备(EV2300或者EV2400通讯盒),利用Battery Management Studio软件对电池发送指令让其进入超低功耗模式(shutdown)。
但是,现有的使电池进入低功耗模式的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1、不方便客户的来料检验:客户收到电池后需要对来料进行检验,这时电池会被唤醒,当客户检验完成后需要使电池再次进入超低功耗模式,才能打包发到世界各地进行销售;2、不方便客户自行操作:客户来料检验后,需要自行使电池再次进入超低功耗模式,对客户的技术水平较高的要求;3、因通讯盒价格较高,使用技术要求较高,故而该技术对终端客户不可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电池休眠的固件,以通过简单便捷、成本低的方式,使电池进入低功耗模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电池休眠的固件,包括壳体,安置在壳体上的接口和显示灯模块,安置在壳体内的LDO稳压模块和MSP430G2553单片机最小系统;LDO稳压模块输入端通过接口与电池相连,在电池未进入超低功耗模式时获得输入电压;LDO稳压模块输出端与MSP430G2553单片机最小系统相连,为整个电路供电;MSP430G2553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通讯电路,通讯电路主要由电阻和稳压管组成,用于收发电池信号;MSP430G2553单片机最小系统与显示灯模块相连,显示灯模块包括超低功耗模式指示灯;MSP430G2553单片机最小系统根据电池是否进入超低功耗模式来控制超低功耗模式指示灯的关开,并在电池未进入超低功耗模式时,通过接口通讯通道控制电池进入超低功耗模式。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固件可以通过超低功耗指示灯的显示判断电池是否进入超低功耗模式,并让未进入超低功耗模式的电池进入超低功耗模式。
将本固件插到电池接口上,如果电池一开始就处于超低功耗模式,LDO模块就没有电压输出,本固件也就不工作,超低功耗模式指示灯处于熄灭状态,把本固件从电池接口拆下来即可。
如果电池未进入超低功耗模式,则外部电池给本固件供电,LDO稳压模块会将电池电压降为恒压3.3V并供给MSP430G2553单片机最小系统,MSP430G2553单片机最小系统控制超低功耗模式指示灯亮来指示电池不处于超低功耗模式,延时3S后,MSP430G2553单片机最小系统通过I2C通讯接口给电池发送进入超低功耗模式信号,待电池进入超低功耗后,电池停止供电,本固件也就停止工作,超低功耗模式指示灯会熄灭,代表本固件让电池进入超低功耗模式成功。
进一步,所述的LDO稳压模块主要由MD7133H芯片、电阻、电容、TVS管组成,用于将外部电池电压转变为3.3V输出,给整个电路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圭石南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圭石南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139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防漏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散热性功能好的动力电池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