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驱动履带式掘进巷道支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14610.6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2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高保同;刘少兵;裴明轩;连跃青;许秀;王雅;郭利新;赵娜;许姣;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潞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D23/16;E21D23/18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冷锦超 |
地址: | 046204***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器 顶梁 顺梁 顶部支护 链轮组件 掘进巷道支护 液压马达 液压驱动 滑动梁 履带式 横梁 铰接 底座 本实用新型 四连杆机构 单独移动 井下设备 掘进效率 生产效率 使用寿命 受力状况 支护结构 支护装置 装置实现 支护 滚轮 降架 矿层 立柱 履带 移架 升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驱动履带式掘进巷道支护装置,涉及一种矿层井下设备;其中的支护结构包括顶部支护、底座和立柱;顶部支护包括液压马达、减速器、链轮组件、履带、顺梁、顶梁和滑动梁;链轮组件设置在顺梁内部,顺梁与横梁相铰接,顺梁下部设置有顶梁,顶梁与横梁相铰接,顶梁通过滚轮与滑动梁相连接;链轮组件与减速器相连接,减速器与液压马达相连接;本装置实现不降架即可行走,推进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同时满足了支护和移架的要求;顶部支护和底座之间采用四连杆机构,增强了装置的稳定性,改善受力状况,提高了使用寿命;实现上下两部分结构的单独移动,减少支护装置反复升降对顶板的破坏,提高了掘进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层井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液压驱动履带式掘进巷道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巷道掘进速度直接影响到矿井工作面的正常衔接,对矿井的稳定、高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总的成巷时间内,支护工序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掘进工作面临的支护安全问题,是长期困扰煤炭生产的技术难题,目前,矿井下使用的支护装置存在的问题有:支架逐个卸荷、下降易引起顶板产生局部下落,增加了管理顶板的困难,不利于安全生产;从而制约了生产率的提高;实施支护装置的移动时需要使用大量的优质方木完成临时支护任务,以保护处于移动状态的支护装置上方的空顶;超前支护的距离短,不能满足生产现场的需要。由于支护不到位,或者支护装置在不断行走时后部的巷道掘进后会出现顶板裸漏,不能有效得到及时支护,容易发生顶板冒落,造成伤人事故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驱动履带式掘进巷道支护装置,本装置通过一种始终保持接顶支护,能够跟随掘进机掘进工作而同步推进的快速自移式掘进支护装置,根据巷道压力情况设计支护强度,初撑力合理,满足了支护和移架要求,避免初撑力过大、重复支撑损坏顶板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驱动履带式掘进巷道支护装置,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的左支架和右支架通过横梁链接;所述的左支架和右支架分别包括多个依次链接的支护结构,所述的支护结构包括顶部支护、底座和立柱;所述的顶部支护包括液压马达、减速器、链轮组件、履带、顺梁、顶梁和滑动梁;所述的链轮组件设置在所述的顺梁内部,所述的顺梁与所述的横梁相铰接,所述的顺梁下部设置有顶梁,所述的顶梁与所述横梁相铰接,所述的顶梁通过滚轮与所述的滑动梁相连接;所述的链轮组件与所述的减速器相连接,所述的减速器与所述的液压马达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部支护与底座之间还连接有连杆装置,所述的连杆装置包括上连杆、前连杆和后连杆,所述的顶部支护的顶梁与所述的上连杆相铰接,所述的上连杆再分别与所述前连杆和后连杆相铰接,所述的前连杆和后连杆再分别与所述的底座相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立柱包括前立柱和后立柱,所述的前立柱和后立柱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的顶部支护相连接,所述的前立柱和后立柱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的底座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个支护结构依次链接为:所述的前后两个支护结构的滑动梁之间铰接有顶梁推移千斤顶,所述的前后两个支护结构的底座之间铰接有底座推移千斤顶。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左支架和右支架分别包括两个支护结构,所述的两个支护结构的滑动梁之间铰接有顶梁推移千斤顶,所述的两个支护结构的底座之间铰接有底座推移千斤顶。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上连接有铲煤板。
本装置采用顶部支护为履带的结构,减少了与顶板的摩擦阻力;在接顶移架时,首先通过控制顶部支护的液压马达,移动顶部支护结构行走,实现不降架即可行走,推进时间短,之后,通过控制左右支架的前后连接的支护结构的推移千斤顶实现一前一后行走,同时满足了支护和移架的要求;顶部支护和底座之间除了立柱还采用四连杆机构,增强了装置的稳定性,改善了装置的受力状况,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能够实现上下两部分结构的单独移动,减少了支护装置反复升降对顶板的破坏,节省了移架时间,提高了掘进效率。
本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潞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潞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146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支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后置预制轨顶风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