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管自动套焊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15536.X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9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段兆涛;徐宝芝;荣海亮;王杰;吴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钎谷焊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8 | 分类号: | B23K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献茹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料 下压块 上压块 凸起 转盘 第一驱动机构 夹持机构 夹持组件 固定座 连接轴 钎焊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高 安装间隙 传动连接 底座转动 第二端部 第一端部 滑动设置 驱动机构 送料机构 周向设置 转盘传动 底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管自动套焊料机构,属钎焊技术领域。U管自动套焊料机构包括用于将焊料套设于U管的焊料送料机构和U管夹持机构,U管夹持机构包括底座、与底座转动连接的转盘、第一驱动机构、与转盘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和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座、上压块及下压块,下压块沿转盘的周向设置,下压块与固定座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上压块滑动设置于第一连接轴,第一驱动机构与上压块选择性传动连接,上压块设有凸起,下压块设有凹槽,凸起与凹槽之间具有安装U管的安装间隙,U管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的连接处突出于下压块且朝向凸起远离转盘的轴线的一侧。其能够自动在U管套设焊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钎焊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U管自动套焊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空调制冷行业,热量交换器是重要的部件,在交换器焊接过程中,需要进行钎料焊接,防止后期焊接处腐蚀而导致破损,使得制冷设备报废,而焊接之前,需要将钎料焊环套在铝件上,目前,该动作自动化程度低,不能适应流水线作业效率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管自动套焊料机构,其能够自动在U管套设焊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U管自动套焊料机构,其包括焊料送料机构以及U管夹持机构。
U管夹持机构包括底座、转盘、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多个夹持组件,转盘与底座转动连接,第一驱动机构通过支架与底座连接,第二驱动机构与转盘传动连接,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座、上压块以及下压块。
下压块沿转盘的周向设置于转盘远离底座的一侧,下压块与固定座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上压块滑动设置于第一连接轴,第一驱动机构与上压块选择性传动连接用于驱动上压块沿第一连接轴往复运动,上压块设有凸起,下压块设有与凸起配合的凹槽,凸起与凹槽之间具有用于安装U管的安装间隙,U管包括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的连接处可拆卸套设于凸起靠近转盘的轴线的一侧,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的连接处突出于下压块,第一端与第二端朝向凸起远离转盘的轴线的一侧,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伸出下压块;焊料送料机构用于将焊料套设于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设于第一连接轴,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以及上压块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夹持组件还包括滑动穿设于固定座的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的一端与上压块连接,另一端伸出固定座且设有限位板,第一驱动机构的传动轴具有用于可拆卸固定限位板的抓持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抓持部包括连接板、与连接板的一端连接的第一钩部、以及与连接板远离第一钩部的一端连接的第二钩部,第一钩部、连接板以及第二钩部之间形成夹持通道,第一钩部与第二钩部分别朝向靠近对方的一侧延伸且间隔设置形成与第二连接轴配合的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限位板的沿夹持通道的轴线方向的宽度小于限位板沿夹持通道的轴线方向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夹持组件还包括U管输出机构,U管输出机构包括第一弹簧、第三连接轴、第四连接轴、第一挡板和固定板。
第三连接轴的一端与下压块靠近转盘的轴线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连接,第四连接轴与固定板连接,第一弹簧套设于第四连接轴,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和第一挡板连接,第一挡板滑动套设于第三连接轴,第一挡板选择性抵靠于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的连接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用于校正U管的安装位置的校正机构,校正机构包括第三驱动机构以及第二挡板,第三驱动机构设置于底座,第三驱动机构与第二挡板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二挡板往复运动,第二挡板用于选择性抵靠于U管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钎谷焊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钎谷焊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155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型材料的耐磨导电嘴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谐振柱焊接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