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沟电缆槽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18317.7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8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余;黄太富;刘放;王晨晨;梅普松;张红亮;刘欢;李臣刚;周鼎淇;孙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固装置 水沟电缆槽 溜槽 套筒 本实用新型 第二丝杆 浇筑装置 模板装置 施工装置 溜槽板 混凝土 第一丝杆 溜槽通道 有效控制 三角状 掉落 错台 跑模 墙体 丝杆 翼缘 浇筑 流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沟电缆槽施工装置,包括模板装置和浇筑装置,模板装置包括模板、第一加固装置和第二加固装置,第一加固装置包括第一套筒、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第二加固装置包括和第二丝杆连接的第二套筒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二套筒之间的第三丝杆;浇筑装置包括溜槽,溜槽包括截面呈三角状的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上满铺的溜槽板,溜槽板和框架的两个翼缘之间形成可供混凝土流通的溜槽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加固装置调节模板的尺寸,通过第二加固装置调节水沟电缆槽两侧墙体之间的距离,有效控制了模板跑模、错台的问题,同时采用特制的溜槽,有效提升了浇筑速度,很好解决了掉落混凝土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沟电缆槽的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沟电缆槽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的再次提速和扩建,逐步形成高铁的全覆盖,这不仅对铁路主线的修建提出了高要求,同时也对铁路沿线的辅助建筑设施的修建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铁路隧道中位于铁轨两侧的水沟和电缆槽作为铁路隧道中排水和电缆的埋设槽对铁路的正常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其构造的不规则性,造成现实施工效率的缓慢,现有的铁路隧道水沟电缆槽的施工方式按照施工工艺的不同大致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采用预先加工好的沟槽单元进行拼接,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施工技术含量低,效率高,施工周期短,但是由于实际建设中的隧道往往都地处山区,安装成型的沟槽单元需要将在工厂加工好的混凝土沟槽单元运输至施工隧道工程地点,造成运输成本高,运输量过大的问题,同时,由于铁路隧道的水沟和电缆槽的设计通常为一体设计,要求要有高强度,高寿命,拼接的沟槽在拼接缝隙处会出现裂纹,造成密封不好,漏水等问题,故而现在基本很少采用该种施工方法。
第二类为现浇法,即利用模板进行固定,将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内进行成型,这种施工工艺具有密封性好,强度高,寿命长的优点,为现有铁路隧道水沟电缆槽的普遍采用的施工方法。
但由于目前的铁路、公路水沟电缆槽施工时因结构物较窄,模板加固及其困难,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定长的无缝钢管来支撑模板,根据矫模情况,采用人工将钢管切割或用木方垫脚等方式进行控制、加固。当模板位置确认后再采用人工进行锤敲、敲击等方法将钢管与模板及地面进行紧密连接,最终固定成型,再通过溜槽浇灌混凝土,完成施工,但是这种装置还存在以下缺陷:
(1)采用钢管和垫脚的固定方式,准确度差,且操作过程难以控制,模板容易出现跑模、错台的现象,降低了模板的精确度;
(2)浇灌混凝土的过程中,溜槽在移动位置时混凝土容易散落,不能保证施工现场的清洁度。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水沟电缆槽模板加固装置进行改进,避免出现跑模、错台的现象,增加模板的精确度,同时浇灌混凝土的过程中,保持施工场地清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水沟电缆槽模板加固存在模板容易出现跑模、错台的现象,降低模板的精确度,同时在浇灌混凝土的过程中无法保证施工现场清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沟电缆槽施工装置,包括:
模板装置,包括两个模板和设置在所述模板顶部的第一加固装置,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模板的侧壁之间的第二加固装置,所述第一加固装置包括第一套筒和转动设置在其两端的第一丝杆、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所述模板的两个侧壁上,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板设置,所述第二加固装置包括两个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丝杆的伸出端的第二套筒,两个所述第二套筒之间转动设有第三丝杆;
浇筑装置,包括用于朝向所述模板内浇灌混凝土的溜槽,所述溜槽包括截面呈三角状的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满铺的溜槽板,所述框架的两侧均设有翼缘,所述翼缘伸出所述溜槽板设置,所述溜槽板和两个所述翼缘之间形成可供混凝土流通的溜槽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183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