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管支架挂耳式外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19721.6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4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房颖;张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缪友建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塞 堵头 连接软管 牵引线 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 食管支架 外固定器 挂耳式 挂耳 通孔 牵引力 全覆膜支架 圆台形结构 单元设置 金属支架 食管 下端面 移位 鼻部 鼻孔 插接 覆膜 滑脱 上颚 体外 损伤 贯通 观察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管支架挂耳式外固定器,包括鼻塞堵头、连接软管、牵引线固定装置以及挂耳单元;所述鼻塞堵头呈圆台形结构,所述鼻塞堵头上下端面设有贯通的通孔,所述连接软管一端插接在所述鼻塞堵头的通孔内,所述牵引线固定装置安装在所述连接软管的另一端;所述挂耳单元设置在所述鼻塞堵头和牵引线固定装置之间的连接软管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鼻塞堵头和连接软管的配合,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可以防止全覆膜食管金属支架在使用过程中移位及滑脱;方便全覆膜支架牵引线在体外的固定及观察;由于鼻塞堵头与鼻孔的形状相适应,因此不会由于牵引线的牵引力过大而导致对鼻部及上颚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管支架外固定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食管支架挂耳式外固定器,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临床上常可见一些良性的食管狭窄,如化学性烧伤导致的食管狭窄及特殊原因导致的食管气管瘘等需要采用全覆膜食管金属支架来进行治疗,待狭窄缓解或瘘口愈合后再将支架取出。但是全覆膜食管金属支架由于为全覆膜结构,在使用时容易发生移位及滑脱;因此全覆膜食管金属支架放置于食管腔内之后,需要在支架上连一根线经鼻腔引出,在鼻翼部和面颊部固定牵引线的末端以防止滑脱,但是由于鼻翼及面颊部油脂分泌多,易出汗,用于固定牵引线的胶布很快失去粘性,同时由于食管支架本身的重力作用向胃腔的方向滑脱,常常发生牵引线导致鼻部粘膜损伤,如撕裂,出血等,更有严重者会发生上颚裂。
此外,支架牵引线由于材质较细,长期压迫鼻翼,极易出现压疮等问题,同时由于牵引线引出部分长短不同,医护人员在术后管理时无法第一时间了解支架是否发生移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食管支架挂耳式外固定器,通过软质鼻塞头和可塑性软管的配合使用,能够对支架的牵引线进行有效固定,防止食管支架发生移位,同时能够大大降低鼻翼部的压疮发生几率。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一种食管支架挂耳式外固定器,包括鼻塞堵头、连接软管、牵引线固定装置以及挂耳单元;所述鼻塞堵头呈圆台形结构,所述鼻塞堵头上下端面设有贯通的通孔,所述连接软管一端插接在所述鼻塞堵头的通孔内,所述牵引线固定装置安装在所述连接软管的另一端;所述挂耳单元设置在所述鼻塞堵头和牵引线固定装置之间的连接软管上,食管支架牵引线由鼻塞堵头的通孔穿入并由连接软管的另一端穿出,所述食管支架牵引线的末端固定在所述牵引线固定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的食管支架挂耳式外固定器,所述连接软管采用金属定型软管,能够根据病人的脸型以及鼻腔位置进行调整,使其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
前述的食管支架挂耳式外固定器,所述连接软管的外表面上设有定位刻度线,根据从连接软管穿出的牵引线的长度来进行记录,通过后续检查对比,确认食管支架是否发生移位。
进一步的,前述的食管支架挂耳式外固定器,所述牵引线固定装置呈圆柱形结构,在所述圆柱形结构的轴向上设有供连接软管插接的通孔,所述圆柱形结构的外侧设有缠绕牵引线的线槽。所述挂耳单元呈月牙状,上端设有供连接软管穿入的安装调节孔,通过挂耳单元将连接软管的末端限制在病人的耳朵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鼻塞堵头和连接软管的配合,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可以防止全覆膜食管金属支架在使用过程中移位及滑脱;方便全覆膜支架牵引线在体外的固定及观察;由于鼻塞堵头与鼻孔的形状相适应,因此不会由于牵引线的牵引力过大而导致对鼻部及上颚的损伤;通过连接软管对牵引线进行引导,避免牵引线对鼻翼压迫,造成压疮;在连接软管上设置刻度,能够准确监测食管支架是否发生移位,提高病患的术后护理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197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血液透析用颈部导管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用管路固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