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栖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19808.3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5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松;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F5/02 | 分类号: | B60F5/02;B64C39/02;B64C27/08;B64D47/08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东师专利事务所 22202 | 代理人: | 张铁生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采集装置 机身 起落架 探查 云台基座 推进器 三轴 供电系统 雷达 本实用新型 机载控制器 摄像头安装 摄像头采集 姿态传感器 摄像头 地面终端 地质雷达 舵机控制 飞行区域 机身侧面 机身内部 结果数据 雷达安装 区域性 云台 勘探 | ||
1.一种两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身(1)、推进器、涵道倾转舵机、起落架(31)、信息采集装置;所述的推进器通过涵道倾转舵机连接到于机身(1)四面;起落架(31)安装于机身(1)下方;信息采集装置安装于机身(1)上方;所述的机身(1)内部设有供电系统、姿态传感器、机载控制器、舵机控制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舵机控制板连接各个涵道倾转舵机,进行推进器的姿态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进器分为前副涵道推进器(21)、后副涵道推进器(22)、左副涵道推进器(23)、右副涵道推进器(24);每个推进器可独立运作;前副涵道推进器(21)与后副涵道推进器(22)的旋转方向一致;左副涵道推进器(23)与右副涵道推进器(24)的旋转方向一致;前副涵道推进器(21)和后副涵道推进器(22)与左副涵道推进器(23)和右副涵道推进器(24)旋叶和旋转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两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采集装置括:摄像头、雷达;摄像头安装于三轴云台(42)上;三轴云台(42)安装于云台基座(41)上;雷达安装于云台基座(41)的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两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摄像头是一种3D深度摄像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两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雷达是一种空中侦察与地形显示雷达;其包括:雷达天线11、雷达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两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控制部分,所述的控制部分分为:机载部分和地面部分;所述的机载部分包括:供电系统、姿态传感器、机载控制器、舵机控制板;所述的供电系统连接机载控制器;姿态传感器、雷达和图像采集连接机载控制器;机载控制器连接舵机控制板;舵机控制板连接电子调速器;电子调速器连接涵道无刷直流电机;舵机控制板还连接有涵道倾转舵机;所述的涵道无刷直流电机安装于推进器内,其分为:右副涵道无刷直流电机、左副涵道无刷直流电机、前副涵道无刷直流电机、后副涵道无刷直流电机;所述的涵道倾转舵机分为:右副涵道倾转舵机、左副涵道倾转舵机、前副涵道倾转舵机、后副涵道倾转舵机;所述的地面部分为无线遥控设备和地面PC控制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程学院,未经长春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1980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铁两用车
- 下一篇:一种重载轻量化分体式悬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