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铁车厢内的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20176.2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4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贺俊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林 |
主分类号: | B61D33/00 | 分类号: | B61D3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板 固定条 一体成型 侧板 立块 立柱 地铁车厢 水平插杆 水平扶杆 靠背 水平块 穿孔 通孔 正对 座椅 本实用新型 复位弹簧 轨道交通 弧形杆 可插入 内固定 上端 多块 块侧 上凸 同侧 下端 斜块 座板 相等 相抵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地铁车厢内的座椅,包括侧板、背板和座板;侧板设置两块且左右正对,侧板由自高而低设置的后立块、中斜块和前水平块一体成型,前水平块上固定有支座,后立块上固定有立柱,位于同侧的支座的顶部与立柱的顶部之间固定有上凸的弧形杆,两个立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平扶杆;背板设于两块侧板之间并与两块后立块相抵,背板的顶部沿水平扶杆的延伸方向一体成型有多块靠背,背板的下部正对缝隙的位置开设有一排数量与缝隙相等的穿孔,缝隙内安装有弧度与靠背一致的固定条,固定条的上端与背板的顶部固定,固定条下端内侧一体成型有水平插杆,水平插杆可插入穿孔内,固定条开设有通孔并于通孔内固定复位弹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地铁车厢内的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城市乘坐地铁的人流量特别大,地铁车厢内十分拥挤,为保证地铁载客量的最大化,车厢座椅一般沿车体侧墙纵向布置,但车内固定式的座椅占用了较大的空间,上下班高峰时期,很多人挤不上地铁。在乘车高峰时段,现有的车厢内固定式座椅有碍地铁运输量,且妨碍乘客站立,若拆除座椅,人流量较小时,乘客又无座位可坐,无法合理有效的利用车厢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地铁车厢内的座椅,高峰时段,可将座板复位竖立,从而即可大大增加地铁的载客量;人流量较小时,乘客可以按需将座板旋转放平,即可坐立,从而合理有效的利用车厢的内部空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地铁车厢内的座椅,包括侧板、背板和座板;
所述的侧板设置两块且左右正对,所述的侧板由自高而低设置的后立块、中斜块和前水平块一体成型,所述前水平块上固定有支座,所述后立块上固定有立柱,位于同侧的所述支座的顶部与立柱的顶部之间固定有上凸的弧形杆,两个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平扶杆;
所述的背板设于两块侧板之间并与两块后立块相抵,所述背板的顶部沿水平扶杆的延伸方向一体成型有多块靠背,相邻两块所述靠背之间的缝隙尺寸为4㎝-5㎝,位于最外端的所述靠背的外边缘与后立块之间的缝隙尺寸为4㎝-5㎝,所述背板的下部正对缝隙的位置开设有一排数量与缝隙相等的穿孔,所述的缝隙内安装有弧度与靠背一致的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上端与背板的顶部固定,所述固定条的下端内侧一体成型有水平插杆,所述的水平插杆可插入穿孔内,所述固定条的末端开设有通孔并于通孔内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
所述的后立块和背板均可与车体侧墙可拆卸连接;
所述座板的前端中部开设有椭圆形孔,所述座板的前端向下弯曲形成J形,所述座板的后端左右两侧一体成型有柱杆,所述的座板通过柱杆与固定条的末端铰接,所述柱杆与复位弹簧固定。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上下班高峰期,可以将座板向上旋转竖立,即可让出一部分空间,可以站立更多的人;当人流量较小时,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向下旋转座板至水平状态,即可坐立,当人们站起来时,座板在复位弹簧的恢复力的作用下恢复原来的位置,以使座板竖立。这样的结构设计,高峰时段,可将座板复位竖立,从而即可大大增加地铁的载客量;人流量较小时,乘客可以按需将座板旋转放平,即可坐立,从而合理有效的利用车厢的内部空间。
进一步,所述座板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的高度尺寸为1±0.15㎜,所述防滑凸起的断面为三分之一圆,相邻两个所述防滑凸起的间距尺寸为5±0.15㎜。这样的结构设计,当人们坐在座板上时,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滑和按摩效果,增加人们的舒适感,设计较为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铁车厢内的座椅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座板全部处于水平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地铁车厢内的座椅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座板全部处于水平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林,未经杨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201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交通客室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可滑动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