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钢格栅混凝土房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20747.2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3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安海玉;曹宇;李小梅;贾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C3/293 | 分类号: | E04C3/293;E04C3/36;E04B2/58;E04B5/17;E04B5/29;E04F11/02;E04F11/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07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钢 格栅 混凝土 水泥纤维板 格栅骨架 叠合 混凝土叠合板 本实用新型 叠合剪力墙 混凝土房屋 混凝土实体 叠合梁 叠合柱 楼梯 整体受力结构 建筑结构 现场作业 浇筑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公开了一种轻钢格栅混凝土房屋系统,包括轻钢格栅混凝土叠合梁、轻钢格栅混凝土叠合柱、轻钢格栅混凝土叠合剪力墙、轻钢格栅混凝土叠合板和轻钢格栅叠合楼梯,所述轻钢格栅混凝土叠合梁、所述轻钢格栅混凝土叠合柱、所述轻钢格栅混凝土叠合剪力墙、所述轻钢格栅混凝土叠合板和所述轻钢格栅叠合楼梯均设有轻钢格栅骨架和水泥纤维板模,水泥纤维板模连接在对应的轻钢格栅骨架上,在水泥纤维板模内浇筑有对应的混凝土实体,混凝土实体与对应的轻钢格栅骨架以及对应的水泥纤维板模叠合为整体,形成整体受力结构。本实用新型现场作业量小、施工简便、速度快、经济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特别是一种轻钢格栅混凝土房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建筑工业化的相关政策后,预制装配式建筑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各种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装配式钢结构等。但各种体系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预制率普遍偏低、施工技术不够完善、建造成本高等问题,给预制装配式建筑大面积推广造成了困难。因此,在深入了解各种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基础上,对各种体系取长补短,研究开发适应我国国情的新型装配式建筑结构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现场作业量小、施工简便、速度快、经济性好的轻钢格栅混凝土房屋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钢格栅混凝土房屋系统,包括轻钢格栅混凝土叠合梁、轻钢格栅混凝土叠合柱、轻钢格栅混凝土叠合剪力墙、轻钢格栅混凝土叠合板和轻钢格栅叠合楼梯,所述轻钢格栅混凝土叠合梁、所述轻钢格栅混凝土叠合柱、所述轻钢格栅混凝土叠合剪力墙、所述轻钢格栅混凝土叠合板和所述轻钢格栅叠合楼梯均设有轻钢格栅骨架和水泥纤维板模,水泥纤维板模连接在对应的轻钢格栅骨架上,在水泥纤维板模内浇筑有对应的混凝土实体,混凝土实体与对应的轻钢格栅骨架以及对应的水泥纤维板模叠合为整体,形成整体受力结构。
所述轻钢格栅混凝土叠合梁包括两榀沿梁纵向延伸的侧立平面轻钢桁架,两榀所述侧立平面轻钢桁架的底部通过多道拉结钢筋Ⅰ连接在一起,在两榀所述侧立平面轻钢桁架的外侧均连接有水泥纤维板梁侧模,在两榀所述侧立平面轻钢桁架的底部设有水泥纤维板梁底模,两个所述水泥纤维板梁侧模和一个所述水泥纤维板梁底模构成横断面为槽形的水泥纤维板梁模,在所述水泥纤维板梁模内浇筑有混凝土实体Ⅰ,所述混凝土实体Ⅰ、两榀所述侧立平面轻钢桁架以及所述水泥纤维板梁模叠合为整体,形成整体受力的叠合梁;所述轻钢格栅混凝土叠合梁作为外梁使用时,在位于该叠合梁外侧的水泥纤维板梁侧模的内侧固接有保温层Ⅰ。
所述钢格栅混凝土叠合柱包括管状轻钢格栅骨架及包裹在其外侧的水泥纤维板柱模,所述管状轻钢格栅骨架设有多根竖向构件,多根所述竖向构件通过多道水平抱箍连接在一起,在相对的两个所述竖向构件之间设有水平拉筋Ⅰ;所述水泥纤维板柱模是由水泥纤维板条组装而成的,在所述水泥纤维板柱模内浇筑有混凝土实体Ⅱ,所述混凝土实体Ⅱ、所述管状轻钢格栅骨架以及所述水泥纤维板柱模叠合为整体,形成整体受力的叠合柱;所述钢格栅混凝土叠合柱作为外柱使用时,在位于该叠合柱外侧的水泥纤维板柱模的内侧固接有保温层Ⅱ。
所述轻钢格栅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包括轻钢格栅剪力墙骨架和固定在其上的水泥纤维板墙模,在所述水泥纤维板墙模内浇筑有混凝土实体,所述混凝土实体、所述水泥纤维板墙模和所述轻钢格栅剪力墙骨架叠合为整体,形成叠合剪力墙;所述轻钢格栅混凝土叠合剪力墙作为外墙使用时,在位于该叠合剪力墙外侧的水泥纤维板墙模的内侧固接有保温层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207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钢格栅混凝土叠合梁
- 下一篇:一种防腐蚀的建筑立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