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锅筒水位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21461.6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6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和;赵亮;李红岩;缪高健;王盛阳;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23/296 | 分类号: | G01F23/29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王玉;董建林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筒 一次元件 压力温度传感器 液体密度传感器 水位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 二次仪表 连接导线 精密压力表 水位测量 信号远传 蒸汽干度 智能 增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锅筒水位测量装置,包括一次元件、连接导线和二次仪表(9),所述一次元件的电信号通过连接导线接入二次仪表(9),所述一次元件包括安装在锅筒(4)上的带信号远传的精密压力表(1)、压力温度传感器(5)、液体密度传感器(6)。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蒸汽干度计、压力温度传感器、液体密度传感器,进一步了提高锅筒水位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位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锅筒水位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压力表、水位计、安全阀是锅炉三大安全附件,从锅炉运行角度讲,锅筒水位是基本的控制参数,其测量准确与否对避免锅炉满水或缺水事故发生,对保证锅炉安全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按有关规范要求,锅筒至少配备两种不同测量原理的水位计,包括就地式、远传式;目前,锅筒水位测量常用云母双色水位计、电接点水位计和差压式水位计。云母双色水位计属于就地直读式,结构简单,直观可信,但信号不能远传。电接点水位计测量准确、灵敏,信号可远传,但无法连续监测水位。差压式早期误差较大,现在的外置式平衡容器差压水位计,通过合理的补偿措施,准确性有了提高,可为水位自控装置提供可靠的信号,但测量精度及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满足大型锅炉自动调节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锅筒水位测量装置,通过增设蒸汽干度计、压力温度传感器、液体密度传感器,进一步提高了锅筒水位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锅筒水位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次元件、连接导线和二次仪表,所述一次元件的电信号通过连接导线接入二次仪表,所述一次元件包括安装在锅筒上的带信号远传的精密压力表、压力温度传感器、液体密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锅筒上还安装有蒸汽干度计。
优选地,所述二次仪表安装在锅炉操作间,设有按钮、液晶显示屏、高低水位警示灯,所述高低水位警示灯设在液晶显示屏的上方,所述按钮设在液晶显示屏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按钮设有四个。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标定智能化锅筒水位测量装置读数的云母双色水位计。
优选地,所述带信号远传的精密压力表精度为0.5级,压力温度传感器精度为0.2~0.35级,液体密度传感器精度为0.5级。
优选地,所述带信号远传的精密压力表(1)选用南普科创NPD100A,数显远传,量程-0.1MPa~0~0.1MPa~60MPa,压力温度传感器(5)选用山象PT131,压力量程0~1MPa~200MPa,温度量程0~200~400℃,液体密度传感器(6) 选用超声波密度传感器,蒸汽干度计(2)选用Steam QM-1蒸汽干度在线监测仪,干度测量范围85%~100%。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测量装置系统完善、各环节误差控制严格,整体精度高、稳定性好。
2.采用高精度的压力、温度、密度传感器,基本不受外界条件影响。
3.传感器布置合理,程序算法科学,测量数据可靠性得到保证。
4.测量装置适应性好,可满足大中型锅炉的不同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次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二次仪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带信号远传的精密压力表;2.蒸汽干度计;3.云母双色水位计;4. 锅筒;5.压力温度传感器;6.液体密度传感器;7.按钮;8.液晶显示屏;9.二次仪表;10.高低水位警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214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投入式本安液位计
- 下一篇:一种使用光伏发电的水利工程用水位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