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织探查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22091.8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0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纲;李广成;卢娜;刘健;张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广成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7;A61B1/04 |
代理公司: | 37252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体 棒状 导光光纤 探查 成像组件 镜体头端 下边缘 镜筒 平齐 医疗器械技术 内窥镜 本实用新型 环状曲面 曲面结构 周向排布 半球形 平直面 穿刺 外凸 物距 成像 近似 体内 透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织探查镜,具体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解决了现有内窥镜无法在组织内穿刺探查的不足。该组织探查镜的镜体头端设有棒状透明体,棒状透明体的顶部为向外凸的曲面结构,棒状透明体的长度与后端成像的物距相适应,棒状透明体的顶部近似半球形,尾部为平直面,镜体头端还设有成像组件,镜筒内沿其内壁周向排布导光光纤,使导光光纤的前端与棒状透明体的顶部下边缘平齐,棒状透明体的尾部与成像组件对接,导光光纤的前端为与棒状透明体的顶部下边缘连在一起的环状曲面,或者棒状透明体内嵌于镜筒中,导光光纤的顶端与棒状透明体的尾部平齐,使棒状透明体的尾部与成像组件对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织探查镜。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器械技术的进步,内窥镜已经成为了当前医院必备的医疗器械。但是现有的内窥镜的使用环境只能在液相和气相下进行,无法在固相的组织间进行使用,尤其是在脑实质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可以在固态组织间穿刺探查的组织探查镜。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织探查镜,镜体头端设有棒状透明体。
优选地,所述棒状透明体的顶部为向外凸的曲面结构。
优选地,棒状透明体的长度与后端成像组件的成像物距相适应。
优选地,棒状透明体的顶部近似半球形,尾部为平直面。
优选地,镜体头端还设有成像组件,镜筒内沿其内壁周向排布导光光纤,导光光纤沿棒状透明体延伸,使导光光纤的前端与棒状透明体的顶部下边缘平齐,棒状透明体的尾部与成像组件对接。
优选地,导光光纤的前端为与棒状透明体的顶部下边缘连在一起的环状曲面。
优选地,镜体头端还设有成像组件,镜筒内沿其内壁周向排布导光光纤,棒状透明体内嵌于镜筒中,使导光光纤的顶端与棒状透明体的尾部平齐,棒状透明体的尾部与成像组件对接。
优选地,所述镜筒为硬质镜筒。
优选地,镜筒通过一段软质镜体连接影像接口和光源接口。
优选地,所述镜筒的外表面设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组织探查镜可以在固态组织间穿刺探查,在进行穿刺探查时镜体头端能够避免损伤脑组织,提供用于成像的物距,使镜体头端所接触组织影像可在零物距下清晰成像。
附图说明
图1为组织探查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棒状透明体连接于成像组件前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棒状透明体内嵌于成像组件前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棒状透明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固态组织,2为镜体头端,21为棒状透明体,201为棒状透明体的顶部,202为棒状透明体的顶端,203为棒状透明体的底端,204为棒状透明体的尾部,23为成像组件,2301为成像组件的前端,24为向外凸的曲面结构,22为导光光纤,3为镜筒,4为软质镜体,5为光源接口,6为影像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广成,未经李广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220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毯粘毛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内窥镜系统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