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山体裂缝监测预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22102.2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4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宾;毛从财;贾古宁;龚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徐楼 |
地址: | 4111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金属支撑 角度传感器 固定杆 绝缘线 竖向 水平角度传感器 监测预警系统 金属连接杆 金属滑片 山体裂缝 电阻丝 本实用新型 杆连接 角度处理器 实时变化 电流计 灵敏性 有效地 缠绕 电源 监测 | ||
1.一种山体裂缝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包括:绝缘线筒(1)、电阻丝(2)、金属滑片(3)、金属连接杆(4)、第一非金属支撑杆(501)、第二非金属支撑杆(502)、第一固定杆(601)、第二固定杆(602)、电流计(7)、角度处理器(8)、竖向角度传感器(9)、支柱(10)、水平角度传感器(11)、电源(12);其中:
电阻丝(2)缠绕在绝缘线筒(1)上;金属连接杆(4)设置在绝缘线筒(1)的外围,金属连接杆(4)的一端与金属滑片(3)连接,金属滑片(3)与绝缘线筒(1)上的电阻丝(2)接触,第一非金属支撑杆(501)连接金属连接杆(4)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杆(601);第二非金属支撑杆(502)连接绝缘线筒(1)的端部和竖向角度传感器(9),支柱(10)连接竖向角度传感器(9)连接竖向角度传感器(9)和水平角度传感器(11),水平角度传感器(11)的底部与第二固定杆(602)连接;
绝缘线筒(1)、电阻丝(2)、金属滑片(3)、金属连接杆(4)构成一个滑动变阻器(K),导线串联连接滑动变阻器(K)、电源(12)、电流计(7),形成第一闭合回路;
导线串联连接竖向角度传感器(9)、电源(12)、角度处理器(8),形成第二闭合回路;
导线串联连接水平角度传感器(11)、电源(12)、角度处理器(8),形成第三闭合回路;
其中:绝缘线筒(1)的直径为10-10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体裂缝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无线信号发射器(13),无线信号发射器(13)与电流计(7)、角度处理器(8)连接;和/或
该系统还包括壳体(14),壳体(14)包裹在滑动变阻器(K)的外侧四周,第一非金属支撑杆(501)、第二非金属支撑杆(502)分别从壳体(14)的两端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山体裂缝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限位滑轮(15),限位滑轮(15)包括弹簧(1501)和滑轮(1502);其中弹簧(1501)连接滑轮(1502)和滑动变阻器(K)上的金属滑片(3),滑轮(1502)与壳体(14)的内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山体裂缝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转向节(16);转向节(16)设置在第一非金属支撑杆(501)与第一固定杆(601)的连接处,用于调节第一非金属支撑杆(501)和第一固定杆(601)之间的角度;和/或
该系统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7);太阳能电池板(17)设置在壳体(14)的外侧,太阳能电池板(17)与电源(12)通过导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山体裂缝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转向节(16);转向节(16)设置在第一非金属支撑杆(501)与第一固定杆(601)的连接处,用于调节第一非金属支撑杆(501)和第一固定杆(601)之间的角度;和/或
该系统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7);太阳能电池板(17)设置在壳体(14)的外侧,太阳能电池板(17)与电源(12)通过导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2、5中任一项所述的山体裂缝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保护电阻(18),保护电阻(18)串联在第一闭合回路中;和/或
该系统还包括三角固定支架(19),金属连接杆(4)通过三角固定支架(19)与第一非金属支撑杆(50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山体裂缝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保护电阻(18),保护电阻(18)串联在第一闭合回路中;和/或
该系统还包括三角固定支架(19),金属连接杆(4)通过三角固定支架(19)与第一非金属支撑杆(50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山体裂缝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保护电阻(18),保护电阻(18)串联在第一闭合回路中;和/或
该系统还包括三角固定支架(19),金属连接杆(4)通过三角固定支架(19)与第一非金属支撑杆(50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221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蜂窝式脱硝催化剂宽度方向变形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缆坑板位移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