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25536.8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3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郜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8 | 代理人: | 杜坤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义乌市北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箱 工业废气处理装置 装置外壳 固定板 底座 废气处理技术 本实用新型 从上到下 多次循环 反复处理 工业废气 净化处理 水箱顶部 循环水泵 离心机 除雾层 处理液 加液口 可循环 上液管 未使用 下液管 下液孔 内壁 气层 液口 回收 贯穿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装置外壳,所述水箱的内部设有反应液,所述水箱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加液口,所述加液口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水箱的内部,所述装置外壳的内壁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装有除雾层、洗气层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离心机。该工业废气处理装置,通过上液管和循环水泵对装置外壳内部的工业废气进行净化处理,然后未使用完毕的反应液经过下液孔和下液管流入水箱的内部进行回收,然后二次对气体进行反复处理,从而达到处理液可循环多次循环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气处理指的是专门针对工业场所如工厂、车间产生的废气在对外排放前进行预处理,以达到国家废气对外排放的标准的工作。工业废气处理普遍应用于化工厂,电子厂,印刷厂,喷漆车间,涂装厂,食品厂,橡胶厂,涂料厂,石化行业等产生粉尘,异味,烟尘等场所。
但现有的废气处理装置的废气液,往往只能单次使用,不仅使用效率差,而且人工进行频繁的更换废气处理液,也会影响废气处理装置的工作效率,而且单一的对废气的处理往往只能满足废气处理排放的基本要求,但是排出气体本身依然具有刺鼻辛味,从而对附近居民造成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具备处理液可循环和废气多重过滤去除异味等优点,解决了因处理液不能多次循环工作效率低和单一过滤呼导致的呼吸感受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处理液可循环和废气多重过滤去除异味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装置外壳,所述水箱的内部设有反应液,所述水箱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加液口,所述加液口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水箱的内部,所述装置外壳的内壁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装有除雾层、洗气层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离心机,所述离心机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固定板的底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离心页,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右端贯穿并延伸至水箱左侧的内部,所述循环水泵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液管,所述上液管的左侧通过固定套与装置外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上液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喷液管,所述喷液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喷液管的右端贯穿并延伸至装置外壳的内部,两个所述喷液管分别位于除雾层和洗气层的上方,所述喷液管的底部设有喷液器,所述装置外壳内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下液管,所述下液管的底端依次贯穿除雾层、洗气层和固定板并延伸至水箱的内部,且下液管的底部与反应液相接触,所述下液管的左侧开设有位于除雾层和洗气层之间的下液孔,所述装置外壳的顶部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有滤味处理塔,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贯穿并延伸至装置外壳和滤味处理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滤味处理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活性炭层,所述滤味处理塔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顶部和右侧分别设有风管。
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左侧通过吸气管固定连接有吸气扩管,所述吸气扩管的直径值大于吸气管的直径值。
优选的,所述喷液器的数量为十个,十个所述喷液器均匀分布在喷液管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离心罩,所述离心罩的内壁与离心页的外沿之间存在间隙。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255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