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未病”腰背部穴位智能诊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25584.7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3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姜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53 | 分类号: | A61B5/053;A61N1/36;A61H39/06;A61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404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诊疗电极 诊疗 电流检测电路 脉冲转换电路 温度控制电路 智能诊疗系统 腰背部穴位 人体背部 石墨烯层 石墨烯膜 智能终端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连接 紧密贴合 经络穴位 保护层 输入端 紧贴 皮肤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未病”腰背部穴位智能诊疗系统,包括诊疗带,所述诊疗带包括诊疗层、石墨烯层、保护层和智能终端;所述诊疗层与人体背部紧密贴合,诊疗层内设有若干诊疗电极组,每个所述诊疗电极组包括两个诊疗电极,所述诊疗电极组按照人体背部的经络穴位分布布置并紧贴皮肤构成检测回路;所述诊疗电极组分别与一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和一脉冲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石墨烯层内设有石墨烯膜,所述石墨烯膜与一温度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脉冲转换电路和温度控制电路均与所述智能终端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未病”腰背部穴位智能诊疗系统。
背景技术
中医“治未病”(现代医学提出的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理念的巨大价值已经取得21世纪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目前国家中医药局正启动“治未病”健康工程。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治未病”工程目前主要是通过对高危人群进行体质辨识,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被概括为“以表知里”,认为人体表象信息(四诊信息)与疾病的本质(证候)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以传统的望、闻、问、切诊断法早期发现异常,然后进行中医药等传统疗法的干预。但是,不管是中医还是现代医学都承认在疾病发生早期,体证、指标(目前西医常规检查的项目)还没有异常之前,人体内部已经发生了某些变化,人体内的许多疾病(如肺、心、肝、脾和肾病)往往首先在一些组织及器官内出现不易觉察的病理代谢和微循环改变,随后逐渐发展为实质性的组织器官病灶和代谢紊乱,然后才出现明显的临床病症,待到临床能明确诊断时,这些病症可能已经发展为中晚期,从而失去了早期治愈的机会。极富经验的名老中医可以通过辨识体质和辨证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然而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仍然十分困难,人们希望能给“未病”一个直观的具有信息化数码化的标准,而中医“治未病”的效果也需要一个中医药干预前后的数据对照。如果单凭中医医生以各自感悟和单传的所谓传统“四诊”法主观的用体质变化或“证”的变化来进行说明,说服力似嫌不足,也无法推广和让广大群众接受“治未病”的理念,为此,国家中医药局已将研发具有中医理念的诊断仪器作为重中之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未病”腰背部穴位智能诊疗系统,该系统可对用户的内脏情况进行诊断治疗,未病者可养生,亚健康者可保健,有病者可提示内脏病位,并建议进一步精准检查,同时可干预治疗疾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未病”腰背部穴位智能诊疗系统,包括诊疗带,所述诊疗带包括诊疗层、石墨烯层、保护层和智能终端;所述诊疗层与人体背部紧密贴合,诊疗层内设有若干诊疗电极组,每个所述诊疗电极组包括两个诊疗电极,所述诊疗电极组按照人体背部的经络穴位分布布置并紧贴皮肤构成检测回路;所述诊疗电极组分别与一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和一脉冲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石墨烯层内设有石墨烯膜,所述石墨烯膜与一温度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脉冲转换电路和温度控制电路均与所述智能终端连接。
进一步地,该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智能终端通信连接的云服务器以及与所述云服务器通信连接的数据处理中心。
进一步地,该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云服务器通信连接的用户服务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终端包括与所述诊疗电极和石墨烯膜电连接的处理器以及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所述处理器通过无线通信单元与所述云服务器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分别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显示屏、语音播报单元和LED指示灯。
进一步地,所述诊疗层与石墨烯层之间设有填充层。
进一步地,所述诊疗电极组之间的间距可调。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检测信号放大电路和AD采样电路;所述检测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诊疗电极电连接,检测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AD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AD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未经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255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未病”诊疗终端
- 下一篇:乳腺检查专用磁共振影像诊断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