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相储能控制装置的离网电压控制电路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1426374.X 申请日: 2018-09-03
公开(公告)号: CN208904905U 公开(公告)日: 2019-05-24
发明(设计)人: 张跃平;崔大龙;武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 昆兰新能源技术常州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2M7/5387 分类号: H02M7/5387;H02M7/539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3100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接线端 电压控制电路 电性连接 离网 储能控制装置 交流电 单相全桥逆变 直流电源单元 直流电 本实用新型 负接线端 滤波单元 正接线端 负载提供电压 电压畸变率 动态响应 滤除 杂波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单相储能控制装置的离网电压控制电路,用于给负载提供电压,离网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直流电源单元,用于提供直流电,直流电源单元包括正接线端和负接线端;单相全桥逆变单元,用于将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单相全桥逆变单元包括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第三接线端及第四接线端,第一接线端与正接线端电性连接,第二接线端与负接线端电性连接;滤波单元,用于滤除交流电中的杂波,滤波单元包括第五接线端及第六接线端及第七接线端,第五接线端与第三接线端电性连接,第六接线端与第四接线端电性连接,第六接线端与第七接线端之间连接负载。本实用新型单相储能控制装置的离网电压控制电路的电压畸变率低,动态响应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相储能控制装置的离网电压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单相储能控制装置的离网电压控制电路一般采用直接输出正弦波和双PI(proportional integral)控制这两种方式。然而,采用直接输出正弦波这种方式时,输出电压的带载性能差,输出电压容易一带载电压值就减小很多,需要几个周期电压值才能恢复;且开关器件死区影响,电压谐波比较大;带非周期负载电压幅值波动非常大。有时会引起设备过压过流。采用双PI控制这种方式时,采用对滤波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进行闭环。可以快速反应实际负载变化,但双PI系统由于对相角无法补偿,所以与实际给定波形会有一个小的滞后;且开关器件死区和采样不精确导致控制会出现许多高次谐波,导致电压波形变差。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单相储能控制装置的离网电压控制电路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压畸变率低、动态响应快的单相储能控制装置的离网电压控制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相储能控制装置的离网电压控制电路,其用于给负载提供电压,所述离网电压控制电路包括:

直流电源单元,用于提供直流电,所述直流电源单元包括正接线端和负接线端;

单相全桥逆变单元,用于将所述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所述单相全桥逆变单元包括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第三接线端及第四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正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与所述负接线端电性连接;

滤波单元,用于滤除所述交流电中的杂波,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第五接线端及第六接线端及第七接线端,所述第五接线端与所述第三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六接线端与所述第四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六接线端与所述第七接线端之间连接所述负载。

优选的,所述直流电源单元包括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电池,所述电池组的正极形成所述正接线端,所述电池组的负极形成所述负接线端。

优选的,所述单相全桥逆变单元包括PI控制器、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及第四场效应管。

具体的,所述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三场效应管及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PI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形成所述第一接线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形成所述第三接线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形成所述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形成所述第四接线端,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电阻、电感和电容,所述电阻的第一端形成所述第五接线端,所述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感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形成所述第七接线端,所述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形成所述第六接线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单相储能控制装置的离网电压控制电路的电压畸变率低,动态响应快,对负载适应性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兰新能源技术常州有限公司,未经昆兰新能源技术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263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