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26800.X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0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新禹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水口 入水口 膜生物反应装置 中水回用处理 出水管 格栅池 过滤池 清水箱 消毒池 本实用新型 污水提升泵 泵送装置 管路连接 原水池 污水处理效果 变频泵 电磁阀 控制箱 弃流管 污水管 污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设备,其包括原水池、格栅池、过滤池、膜生物反应装置、消毒池、清水箱以及控制箱,原水池的底部设置有污水管、污泥弃流管以及污水提升泵,所述污水提升泵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格栅池的入水口,所述格栅池的出水口与所述过滤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过滤池的出水口与所述膜生物反应装置的入水口连接,所述膜生物反应装置设置有泵送装置,所述泵送装置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所述消毒池,所述消毒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清水箱的入水口,所述清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接有变频泵,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设备,其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污水处理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再生水是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相比,再生水具有明显的优势。从经济的角度看,再生水的成本最低,从环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
现在,人口不断增长使世界性的水荒在不断蔓延,这点在发展中国家最为突出。即使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出现负值,城市化的进程也会带来水资源的紧张。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开发新的水源,而污水再生利用因为其诸多优点,越来越被认作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目前在很多地区都采纳了更为综合性的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方式。新加坡采纳的“国家四大水喉”战略便是颇具代表性的范例,该战略整合了集水区水、进口水、再生水和淡化水四种水源,以满足国家的用水需求。
水资源逐渐减少。近些年来干旱频发,以澳大利亚为例,截至2009年,已出现了长达10年的干旱,致使国内水资源急剧下降。污水再生利用现在已经被认为是解决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尤其是2000年至2003年的大旱肆虐之后,澳大利亚500多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开始进行污水再生处理,以减缓政府施行的限水政策的影响。以色列也实施了含水层蓄水回采计划,提供多年再生水储存,可供干旱年份作为农业灌溉用水。
对于工业用户来说,现在生产用水消耗成本已经很高,使用再生水进行生产会获得更大的收益,尤其像北京这样的缺水城市,已经从政策上禁止使用自来水进行生产。即使南水北调来水后,再生水的利用还是会节省大部分资金。
因此,中水再利用显得非常重要,但是,生活污水中存在大量有机污染物和病原体,要想重新利用中水,必须进行彻底的污水处理。
传统的中水回用系统普遍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使用成本过高,使用范围小,污水处理不够彻底,导致排放不达标,对环境和人体具有严重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设备,其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污水处理效果好。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设备,其包括原水池、格栅池、过滤池、膜生物反应装置、消毒池、清水箱以及控制箱,
所述原水池的底部设置有污水管、污泥弃流管以及污水提升泵,所述污水提升泵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格栅池的入水口,所述格栅池的出水口与所述过滤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过滤池的出水口与所述膜生物反应装置的入水口连接,所述膜生物反应装置设置有泵送装置,所述泵送装置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所述消毒池,所述消毒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清水箱的入水口,所述清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接有变频泵,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所述膜生物反应装置内部设置有两个膜生物反应器以及两个反渗透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箱内部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箱的外部设置有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与所述控制组件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泵送装置、污水提升泵、变频泵以及电磁阀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通讯连接并受控于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有单片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新禹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新禹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268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污环保节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一体式环保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