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进回油管分离型燃油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27160.4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7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吴万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万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77 | 分类号: | B60K15/077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箱箱体 横隔板 斜隔板 本实用新型 进回油管 储油腔 分离型 回油管 回油腔 进油管 燃油箱 侧壁 底端 发动机系统 沉淀杂质 散热效果 温度过高 一端连接 沉淀槽 漏斗状 通油孔 回油 进油 分隔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回油管分离型燃油箱,包括燃油箱箱体,所述燃油箱箱体内设置有斜隔板、横隔板,所述斜隔板与所述燃油箱箱体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斜隔板靠近所述燃油箱箱体侧壁的一端与所述横隔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横隔板上设置有通油孔,所述斜隔板与所述横隔板将所述燃油箱箱体分隔成储油腔与回油腔,所述回油腔内设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底端与所述斜隔板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储油腔内设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底端位于所述横隔板之上,所述燃油箱箱体的底部为漏斗状,在所述燃油箱箱体的底部设有沉淀槽。本实用新型中回油不会对燃油箱底部的沉淀杂质产生冲击,提高燃油的散热效果,避免进油温度过高,保证了进入发动机系统的燃油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回油管分离型燃油箱。
背景技术
汽车燃油箱总成在燃油车辆中担负着储存燃料(汽油和柴油或其他液体燃料)和将燃油从油箱中泵出的重要作用。燃油中的杂质和温度很高的回油,会影响进油口吸入燃油的质量,进而导致发动机排放或质量问题。
为了保护吸油的充分性,进油管一般靠近油箱底部,距离油箱底部仅留有一定的间隙,而一般燃油箱的回油管基本离油箱底部具有较大的距离,这样当燃油箱内燃油量减少时,燃油经过回油管回到油箱时就会将油箱内的燃油溅起,冲击油箱底的沉淀杂质,产生泡沫,使杂质处于悬浮状态,不利于燃油过滤,对发动机工作产生严重影响。而且燃油箱体积有限,进、回油口距离近,速度很高的高温回油容易被主动吸油的滤芯吸入,使得进油温度升高,过高的进油温度会带来燃油密度的下降和燃油粘度的下降,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和燃油泵的润滑不良,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回油管分离型燃油箱,提高燃油的散热效果,避免杂质吸入进油管,同时降低进油管吸入的燃油温度。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进回油管分离型燃油箱,包括燃油箱箱体,所述燃油箱箱体内设置有斜隔板、横隔板,所述斜隔板与所述燃油箱箱体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斜隔板靠近所述燃油箱箱体侧壁的一端与所述横隔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横隔板上设置有通油孔,所述斜隔板与所述横隔板将所述燃油箱箱体分隔成储油腔与回油腔,所述回油腔内设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底端与所述斜隔板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储油腔内设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底端位于所述横隔板之上,所述燃油箱箱体的底部为漏斗状,在所述燃油箱箱体的底部设有沉淀槽。
进一步地,在所述燃油箱箱体远离所述回油管的一端设有注油口。
进一步地,所述斜隔板一端与所述横隔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斜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燃油箱箱体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燃油箱箱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横隔板与所述斜隔板之间通过圆弧板固定连接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横隔板上的通油孔设置在连接所述燃油箱箱体的侧壁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管设置在靠近所述斜隔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槽上设有放油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回油管设置在斜隔板上方,回油落在斜隔板上再沿斜隔板的倾斜方向流落到回油腔的底部,缓冲了回油对油箱内燃油的冲击力,不会对沉淀在燃油箱底部的杂质产生冲击,避免产生泡沫,另外杂质会沉淀在燃油箱底部的沉淀槽内,在工作状态下沉淀槽内杂质会受到横隔板的阻隔,避免杂质悬浮在进油管底端附近,提高进油管吸入的燃油质量;通过斜隔板、横隔板将燃油箱箱体分隔成回油腔与储油腔,增大进、回油管的距离,增大回油的循环路径,增大燃油箱侧壁散热面积,提高燃油的散热效果,避免进油温度过高,保证了进入发动机系统的燃油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燃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万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万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271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油箱固定带减振结构
- 下一篇:一种工程车辆高低速切换传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