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尘环境下机器人的图像识别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28259.6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2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年;徐立娟;臧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B08B17/04;B08B17/00;B08B5/0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导电层 摄像组件 透明绝缘层 带电属性 粉尘环境 镜头表面 图像识别 挡尘板 机器人 交流电源 连接组件 电荷 交流电 本实用新型 粉尘颗粒 附着 壳体 接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尘环境下机器人的图像识别组件,包括摄像组件,以及设置在摄像组件的镜头表面的透明导电层,以及设置在透明导电层外侧的透明绝缘层,以及与透明导电层连接的交流电源,摄像组件的壳体外侧连接有挡尘板连接组件,所述挡尘板连接组件连接有若干组挡尘板。该粉尘环境下机器人的图像识别组件,摄像组件的镜头表面的透明导电层在接通交流电后,交流电源用于控制透明导电层中电荷的带电属性,透明导电层用于当透明导电层中电荷的带电属性与靠近透明绝缘层的灰尘的带电属性相同时,对靠近透明绝缘层的灰尘产生一个远离透明绝缘层方向的作用力,避免粉尘颗粒附着在摄像组件的镜头表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图像识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尘环境下机器人的图像识别组件。
背景技术
图像识别是目前智能化机器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物料进行拍摄,并通过处理器进行图像分解处理,建立数学模型,从而控制相关设备对物料进行处理;
但是,目前在粉尘环境中,由于空气中粉尘微粒含量极高,会直接影响到摄像设备的拍摄工作,特别是大量粉尘颗粒附着在摄像镜头上,直接影响到了拍摄效果,为此需要一种粉尘环境下的机器人的图像识别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粉尘环境下机器人的图像识别组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粉尘环境下机器人的图像识别组件,包括摄像组件,以及设置在摄像组件的镜头表面的透明导电层,以及设置在透明导电层外侧的透明绝缘层,以及与透明导电层连接的交流电源,摄像组件的壳体外侧连接有挡尘板连接组件,所述挡尘板连接组件连接有若干组挡尘板,挡尘板通过电动铰链与挡尘板连接组件进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透明导电层采用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挡尘板为三角板结构,相邻两组挡尘板的边缘相互接触,挡尘板至少为三组,挡尘板合并后,会对摄像组件的镜头进行防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相邻挡尘板的边缘均连接有弹性垫,通过弹性垫避免相信挡尘板之间的刚性接触,进一步对挡尘板进行防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挡尘板连接组件的边缘为正多边形结构,电动铰链安装在挡尘板连接组件的边缘并与挡尘板的一边进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挡尘板的一边通过弹性薄膜与正多边形结构的边缘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摄像组件的壳体外侧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的一端外侧设有螺纹结构,连接座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座,连接座通过螺纹结构与挡尘板连接组件进行连接,以此便于挡尘板连接组件与连接座的连接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若干组挡尘板的最上方一组设有开口朝向挡尘板内侧的开槽,开槽连通有出气连接嘴,若干组挡尘板中的最下方一组的中部安装有防尘网,防尘网设置在下方,以避免大颗粒粉尘落在掉落在防尘网上,堵塞防尘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挡尘板的内外两侧均连接有纳米防尘薄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摄像组件上安装防护盖连接组件和挡尘板,并通过电动铰链可驱动挡尘板进行翻转,共同对摄像组件的镜头进行防护,避免大颗粒的粉尘落在摄像组件的镜头上,影响到摄像组件的拍摄工作;
2)本实用新型,在关闭挡尘板的同时,可使用出气连接嘴进行抽气工作,从而将挡尘板内侧的空气和粉尘一同抽出,且通过防尘过滤网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以此充分保证关闭后的挡尘板内侧的无尘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282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