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粉灭火设备的启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28373.9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4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邓鑫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荣和特种消防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7/14 | 分类号: | A62C37/14 |
代理公司: | 南昌大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5 | 代理人: | 喻莎 |
地址: | 330052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粉灭火 感温玻璃球 套筒 启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 夹板 炸裂 接线端子 一端设置 发热丝 转折部 接线 喷淋 温控 电阻丝加热 弹簧固定 固定设置 焊接方式 机械启动 开启元件 内部固定 设备启动 启动件 热启动 弹簧 外端 尾端 转轴 稳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粉灭火设备的启动装置。目前干粉灭火设备的开启元件为喷淋开关,喷淋启动件均为感温玻璃球,通过感温玻璃球炸裂的方式启动干粉灭火设备,感温玻璃球炸裂的方式主要有热启动与机械启动,目前大部分干粉灭火设备启动方式均采用温控启动。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粉灭火设备的启动装置,其中:夹板与套筒固定连接,夹板上固定设置有发热丝,套筒转折部一端设置有转轴,套筒转折部另一端设置有弹簧,套筒尾端内部固定设置有接线端子。本装置的优点在于:通过电阻丝加热温控启动感温玻璃球,通过弹簧固定于感温玻璃球,发热丝采用焊接方式,接线更加稳固、牢靠,接线端子方便外端接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设备启动装置,尤其是一种干粉灭火设备的启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干粉灭火设备的开启元件为喷淋开关,喷淋启动件均为感温玻璃球,通过感温玻璃球炸裂的方式启动干粉灭火设备,市场上能将感温玻璃球炸裂的方式主要有热启动与机械启动,热启动包括明火启动与温控启动,明火启动由于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已逐渐淡出市场,机器启动多采用电磁阀刺破感温玻璃球的方式,但其造价成本高,只有少部分厂家使用,目前大部分干粉灭火设备启动方式均采用温控启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粉灭火设备的启动装置,采用温控启动灭火设备,方便大规模安装、快速接线,接线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干粉灭火设备的启动装置,包括发热丝、夹板、橡胶套、套筒、转轴、弹簧和接线端子;其中:夹板与套筒固定连接,橡胶套与夹板固定连接,夹板上固定设置有发热丝,套筒转折部一端设置有转轴,套筒转折部另一端设置有弹簧,套筒尾端内部固定设置有接线端子。
一种干粉灭火设备的启动装置,其中:发热丝采用铜丝材料制备、阻值为40欧姆。
一种干粉灭火设备的启动装置,其中:套筒内置导线槽。
一种干粉灭火设备的启动装置,其中:发热丝与导线的连接方式采用锡丝焊接。
一种干粉灭火设备的启动装置,其中:弹簧采用钢制弹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电阻丝加热温控启动感温玻璃球,通过弹簧固定于感温玻璃球,发热丝采用焊接方式,接线更加稳固、牢靠,接线端子方便外端接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图。
附图标记:发热丝1、夹板2、橡胶套3、套筒4、转轴5、弹簧6、接线端子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3,一种干粉灭火设备的启动装置,包括发热丝1、夹板2、橡胶套3、套筒4、转轴5、弹簧6和接线端子7;其中:夹板2与套筒4固定连接,橡胶套3与夹板2固定连接,夹板2上固定设置有发热丝1,套筒4转折部一端设置有转轴5,套筒4转折部另一端设置有弹簧6,套筒4尾端内部固定设置有接线端子7。
实施例2、请参阅图2、图3,一种干粉灭火设备的启动装置,其中:发热丝1采用铜丝材料制备、阻值为40欧姆,发热效果显著。其余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荣和特种消防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荣和特种消防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283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