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燃机缸体翻身的翻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28490.5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3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顾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铭蓝燃机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1/10 | 分类号: | B25H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帽 连接柱 本实用新型 螺纹连接柱 固定设置 缸装置 缸体 燃机 翻身 固定连接柱 顶端连接 缸体内部 固定把手 气体输送 外界高压 气阀 连接管 限位槽 底端 旋紧 挤压 扩散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燃机缸体翻身的翻缸装置,包括连接柱,连接柱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帽,固定帽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连接柱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螺纹连接柱。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帽来进行旋紧工作,达到初步固定,当螺纹连接柱旋到底部时,将外界高压气阀与连接管的顶端连接,将气体输送到圆盘中,使圆盘上的挤压块向周边扩散开来,与缸体内部的限位槽进行配合,从而进一步进行的固定连接柱,防止翻缸过程中出现脱落导致机器出现损坏,操作便捷,有较高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缸装置,具体为一种便于燃机缸体翻身的翻缸装置。
背景技术
燃机检修中,在开缸的时候需要将机组最外层的罩壳拆除下来,然后进行翻缸工作,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检修。
目前市场上的燃机翻缸装置在翻缸过程中固定较为松动,使用翻缸时易导致翻缸装置的脱落,操作也较为繁琐,现有的燃机翻缸装置已渐渐的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便于燃机缸体翻身的翻缸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翻缸过程中由于固定较为松动,翻缸时很容易导致翻缸装置脱落,影响使用的安全性,操作也较为繁琐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燃机缸体翻身的翻缸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燃机缸体翻身的翻缸装置,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帽,所述固定帽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所述连接柱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螺纹连接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把手为方形结构,所述固定把手的中部开设有一个孔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帽的直径与插接的孔洞相匹配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连接柱的直径比缸体上孔洞小,所述螺纹连接柱上固定设置有两段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连接柱上的两段螺纹之间固定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每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挤压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柱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为L型管,所述连接管的顶端L型转角处穿过连接柱和固定帽置于固定帽的顶端,所述圆盘的内部设置有一个真空层,所述连接管的底部穿过连接柱和圆盘置于其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便于燃机缸体翻身的翻缸装置,通过设有固定帽来进行旋紧工作,达到初步固定,当螺纹连接柱旋到底部时,将外界高压气阀与连接管的顶端连接,将气体输送到圆盘中,使圆盘上的挤压块向周边扩散开来,与缸体内部的限位槽进行配合,从而进一步进行的固定连接柱,防止了翻缸过程中出现脱落导致机器损坏,操作便捷,有较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燃机缸体翻身的翻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燃机缸体翻身的翻缸装置的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柱;2、固定帽;3、固定把手;4、螺纹连接柱;5、孔槽;6、连接管;7、圆盘;8、挤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铭蓝燃机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铭蓝燃机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284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压件漏冲孔返修平台
- 下一篇:一种电力通信用操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