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铁专用高反射车灯装饰板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30002.4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5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毛文斌;刚元庆;陈建江;朱明兴;朱瑞;王虎;管辽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陈龙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形腔 装饰板 本实用新型 动模板 注塑模具 增光部 车灯 注塑 内部凹陷 定模板 高反射 注塑板 注塑口 灯口 高铁 底板 流通支管 注塑成型 注塑流道 分流板 均匀性 光损 连通 照射 保证 分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铁专用高反射车灯装饰板注塑模具。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动模板、定模板和注塑板,成形腔位于定模板和动模板之间,注塑板上设有注塑口,注塑口通过注塑流道与成形腔相连通,所述成形腔包括若干个用于装饰板注塑成型的装饰板成形腔,所述装饰板成形腔包括至少一个向动模板内部凹陷的灯口安装部成形腔和增光部成形腔,增光部成形腔向动模板内部凹陷,所述灯口安装部成形腔和增光部成形腔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注塑制得的装饰板具有较低的光损率,保证了车灯照射出的光线强度,并且,本实用新型利用分流板分流,同时通过流通支管实现精确的定点注塑,保证了制得的装饰板的均匀性和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铁专用高反射车灯装饰板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成型容易、可使形状复杂的部件加工简单化,塑料还便于回收利用、具有很高的价格优势,故塑料制件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车灯装饰板是常用的一种通过注塑制得的配件,现有的注塑模具制得车灯装饰板对车灯照射出的光线的光损耗较大,不利于提高照射出的光线强度。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后尾灯装饰板的二次注塑结构[申请号:201621139219.0],该实用新型专利包括装饰板主体,装饰板主体上覆盖有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与车体钣金过盈配合,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上设置有连接口,装饰板主体插入热塑性弹性体的连接口,热塑性弹性体与装饰板主体注塑成型。
该实用新型可避免注塑产品出现裂缝及强度差的问题,但其仍未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铁专用高反射车灯装饰板注塑模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高铁专用高反射车灯装饰板注塑模具,依次包括底板、动模板、定模板和注塑板,成形腔位于定模板和动模板之间,注塑板上设有注塑口,注塑口通过注塑流道与成形腔相连通,所述成形腔包括若干个用于装饰板注塑成型的装饰板成形腔,所述装饰板成形腔包括至少一个向动模板内部凹陷的灯口安装部成形腔和增光部成形腔,增光部成形腔向动模板内部凹陷,所述灯口安装部成形腔和增光部成形腔相互连通。
在上述的高铁专用高反射车灯装饰板注塑模具中,所述增光部成形腔内具有若干块突出于增光部成形腔底面的反光板成形型芯,所述反光板成形型芯相互平行。
在上述的高铁专用高反射车灯装饰板注塑模具中,所述反光板成形型芯上表面与增光部成形腔底面的夹角为4-10度。
在上述的高铁专用高反射车灯装饰板注塑模具中,所述装饰板成形腔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动模板的两侧。
在上述的高铁专用高反射车灯装饰板注塑模具中,所述定模板和注塑板之间还设有热流板,电热管道位于热流板内,且与位于模具外的电源电连接。
在上述的高铁专用高反射车灯装饰板注塑模具中,所述热流板内还设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一端与注塑流道连通,另一端与成形腔连通。
在上述的高铁专用高反射车灯装饰板注塑模具中,所述分流板包括一端与注塑流道连通的流通主管,所述流通主管与若干根轴心线相互平行的流通支管相连通。
在上述的高铁专用高反射车灯装饰板注塑模具中,所述流通支管的其中一根位于两个装饰板成形腔之间且与两个装饰板成形腔的距离相等,剩余的流通支管与灯口安装部成形腔一一对应连通。
在上述的高铁专用高反射车灯装饰板注塑模具中,还包括位于底板和动模板之间的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一端压设在底板上,另一端延伸至成形腔底面,所述顶出机构可发生靠近或远离动模板的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300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