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SMA打扁上料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31278.4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4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郏金鹏;殷培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佑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华信天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4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形齿轮 上料架 滑块 球头 打扁 滚珠 本实用新型 滚动连接 滑动连接 内壁顶部 支撑板 弹簧 表面固定 表面啮合 底部内壁 工作效率 滚动导轨 上料效率 伺服电机 输出轴 支撑杆 支撑轴 凹面 省时 适配 底座 省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SMA打扁上料架装置,包括底座,支撑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的表面与第一锥形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支撑杆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球头滑块,第一球头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U形槽的内壁顶部滚动连接有滚珠,U形槽的内壁顶部开设有与滚珠相适配的凹面滚动导轨,滚珠的表面滚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相对应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二球头滑块,第二球头滑块的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架技术领域。该一种SMA打扁上料架装置,达到了稳定性好,上料效率高的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好,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上料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SMA打扁上料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封装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内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封装工艺的成本概念越来越重要,现阶段SMA打扁器件的产品在行业内同质化竞争越来越严重,成本压力受到极大的调账,在电子产业界,二极管已成为各种电子产品的基本元件,传统的二极管产品两端各有一根引线,使用时需要在电路板上打洞,将引线穿透电路板上所打的洞,再焊接,使产品能固定于电路板上,并剪掉多余的引线,打扁二极管在注塑成型后,需要把引线打扁,打扁后需要切筋和折弯整型,传统工艺中打扁分两道工序完成,切筋整形分三道工序完成,共五道工序,每次只打扁其中一侧的引脚,之后再进行切筋整形工序。目前,市场上现有的SMA打扁上料架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成本高,上料少,工作效率低,而且上料架稳定性差,费时费力,在工作过程中部稳固极易造成报废产品,直接造成里了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SMA打扁上料架装置,解决了上料架稳定性差,上料效率低的问题,结构合理简单,使用方便,实现了上料架稳定性好,效率高,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SMA打扁上料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处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与支撑轴相适配的转动槽,所述支撑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表面与第一锥形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所述支撑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球头滑块,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内壁开设有与第一球头滑块相适配的滑动槽,所述第一球头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第一球头滑块的一端与第一球头滑块相适配滑动槽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顶部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的内壁顶部滚动连接有滚珠,所述U形槽的内壁顶部开设有与滚珠相适配的凹面滚动导轨,所述滚珠的表面滚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相对应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二球头滑块,所述支撑板相对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二球头滑块相适配的滑动槽,所述第二球头滑块的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第二球头滑块的一端与第二球头滑块相适配滑动槽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相对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形板,所述齿形板的顶部开设有齿形槽,所述齿形槽的内部设置有引线,所述齿形板的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表面一侧开设有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底座与支撑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4个且均匀分布在工作台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球头滑块相适配圆弧凹面。
优选的,所述U形槽相对应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二球头滑块相适配圆弧凹面。
优选的,所述齿形槽的内壁底部与工作台的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上。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佑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佑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312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安装传送用流转架
- 下一篇:治具用交叉测试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