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冷却器法兰板的精冲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32372.1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9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惠正超;徐泉国;徐涛;项旭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远东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5/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张圆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平台 压型 成型凸模 精冲模具 顶料座 法兰板 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 下弹性元件 顶料组件 下顶板 成型压模 压型模具 顶料孔 中空 铝板 相抵 穿过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冷却器法兰板的精冲模具,包括下成型平台(1)、上压型平台(2),下成型平台(1)上设有下成型凸模(3),上压型平台(2)设有与下成型凸模(3)配合以对板材进行压型的上成型压模(4),下成型平台(1)内还设有下顶料组件(5),下顶料组件(5)包括下弹性元件(5.1)、下顶板(5.2)和下顶料座(5.3),下顶板(5.2)通过下弹性元件(5.1)与下成型平台(1)底部弹性相抵,下顶料座(5.3)固定在下顶板(5.2)上,下顶料座(5.3)中空设有供下成型凸模(3)穿过的下顶料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压型后的铝板不会卡在压型模具上的用于冷却器法兰板的精冲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油冷却器片材成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用于冷却器法兰板的精冲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机油冷却器内包括散热器等是由铝板压型后组装焊接制成,压型模具对铝板进行冲压成型,现有的冲压模具一般都体积较大,且冲压成型后的法兰板容易卡在压型模具上,操作人员还需要用力将铝板从模具上取出,操作不便且容易使法兰板变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压型后的铝板不会卡在压型模具上的用于冷却器法兰板的精冲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冷却器法兰板的精冲模具,包括下成型平台、上压型平台,所述下成型平台上设有下成型凸模,所述上压型平台设有与下成型凸模配合以对板材进行压型的上成型压模,所述下成型平台内还设有下顶料组件,所述下顶料组件包括下弹性元件、下顶板和下顶料座,所述下顶板通过下弹性元件与下成型平台底部弹性相抵,所述下顶料座固定在下顶板上,所述下顶料座中空设有供下成型凸模穿过的下顶料孔,所述下顶料座的上端面高于下成型凸模的上端面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上压型平台朝向下成型平台压动,上压型平台上的上成型压模与下成型平台内的下成型凸模配合对铝板进行压型,通过设置下顶料组件,即,在压型时,由于下顶料座与下成型平台底部通过下弹性元件弹性相抵,故上压型平台会压动下顶料座向下移动,而压型结束后,下弹性元件恢复弹性,推动下顶料座向上移动恢复初始状态,而下顶料座的初始状态是下顶料座的上端面高于下成型凸模的上端面,故下顶料座将铝板从下成型凸模上抬出,无需操作人员手动掰取,且由于下顶料座内为与下成型凸模配合的下顶料孔,故下顶料座抬升铝板时,对铝板的四个边同时进行抬升,避免铝板变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压型平台内还设有上顶料组件,所述上顶料组件包括上弹性元件、上顶板、上顶料座,所述上顶板通过上弹性元件与上压型平台的底部弹性相抵,所述上顶料座固定在上顶板上,所述上顶料座中空设有供上成型压模通过的上顶料孔,所述上顶料座的下端面低于上成型压模的下端面设置,通过所述改进,在压型时,铝板也有可能卡在上成型压模上,由于上顶料座与上压型平台底部通过上弹性元件弹性相抵,故下成型平台会压动上顶料座向上移动,而压型结束后,上弹性元件恢复弹性,推动上顶料座向下移动恢复初始状态,而上顶料座的初始状态是上顶料座的下端面低于上成型凸模的下端面,故上顶料座将铝板从上成型压模上推出,无需操作人员手动掰取,且由于上顶料座内为与上成型压模配合的上顶料孔,故上顶料座推动铝板时,对铝板的四个边同时进行推动,避免铝板变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下顶料座与下成型平台之间设有内导向组件,所述内导向组件包括设在下顶料座上的内导向杆和设置在下成型平台内的导向孔,通过所述改进,内导向杆与导向孔配合以使下顶料座在竖直方向移动,从而避免下顶料座与下成型凸模卡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导向孔与内导向杆之间设有内直线轴承。通过所述改进,内直线轴承可以提高内导向杆与导向孔配合的流畅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远东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远东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323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