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黄豆酱发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34310.4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9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孝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岭上人家生态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2 | 分类号: | C12M1/02;A23L11/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彭娅 |
地址: | 4442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池体 驱动装置 支撑框 搅拌装置 驱动台车 轨道 布气管 发酵池 黄豆酱 台车 斜块 黄豆 体内 本实用新型 池体内壁 发酵热量 活动连接 左右滑动 进气管 顶棚 抽气 导轨 根接 支架 连通 上行 | ||
一种黄豆酱发酵池,包括池体,在池体上设有顶棚,在池体内设有U形槽板,U形槽板与池体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在间隙内设有多根布气管,各根布气管均与进气管连通,在池体两端分别设有一条轨道,在两条轨道上设有台车,在台车上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台车在轨道上行走,在池体内设有支撑框和搅拌装置,支撑框通过多根接杆与台车固定连接,搅拌装置与支撑框活动连接;在池体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一块斜块,驱动装置驱动台车在轨道上行走时,两块斜块推动支架沿着导轨左右滑动。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确保黄豆充分抽气,确保黄豆发酵热量能够顺利散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黄豆酱发酵池。
背景技术
制作黄豆酱需要经过洗涤、浸泡、蒸煮、洗鼓、拌盐和发酵等步骤,其中发酵决定着黄豆酱的味道和外形,发酵最佳温度是28到35度左右,在黄豆发酵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如不经常翻动黄豆和给黄豆透气降温的,热量会过于集中于局部黄豆中,容易导致局部黄豆因温度过高而变坏变质,现有翻动黄豆一般是人工翻动,而人工翻动不仅劳动强度高、翻豆不均匀,而且容易将杂菌带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黄豆酱发酵池,能够对确保黄豆充分抽气,确保黄豆发酵热量能够顺利散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黄豆酱发酵池,包括池体,在池体上设有顶棚,在池体内设有U形槽板,U形槽板与池体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在间隙内设有多根布气管,各根布气管均与进气管连通,在池体两端分别设有一条轨道,在两条轨道上设有台车,在台车上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台车在轨道上行走,在池体内设有支撑框和搅拌装置,支撑框通过多根接杆与台车固定连接,搅拌装置与支撑框活动连接;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支架和安装在支撑框端面上的多条导轨,在各条导轨上均安装有滑块,支架通过多根连杆与各滑块固定连接,在支架下端固定连接有多根连杆,各根连杆按照相同距离依次排列布置,在各根连杆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块拨块,各块拨块下端均抵靠在U形槽板上;
在池体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一块斜块,驱动装置驱动台车在轨道上行走时,两块斜块推动支架沿着导轨左右滑动。
在池体一端设有卡槽,在卡槽内插入有闸板。
还包括控制器和两个分别安装在池体两端的限位开关,台车交替触发两个限位开关,限位开关将监测到的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台车上的伺服电机、两根分别安装在池体两端的齿条、轴连接在台车上的转轴和两个分别安装在转轴两端的齿轮,两个齿轮分别与两根齿条相啮合,伺服电机通过链条传动机构与转轴传动连接,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黄豆发酵时,可以向间隙中通入冷空气对黄豆进行降温,同时利用搅拌装置对黄豆予以翻动,确保黄豆能够均匀受热,并充分与外界空气接触,保证黄豆能够均匀发酵,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避免杂菌混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池体1、U形槽板2、台车3、驱动装置4、闸板5、斜块6、限位开关7、搅拌装置8、顶棚9、支撑框10、间隙11、接杆12、布气管13、进气管14、轨道31、伺服电机41、齿条42、齿轮43、转轴44、链条传动机构45、导轨81、连杆82、连杆83、拨块84、支架8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岭上人家生态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岭上人家生态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343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