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封堵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手术中的过隔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35363.8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6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移康;尤涛;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主体 内套管 外套管 连接柱 先天性心脏病 本实用新型 室间隔缺损 活动腔 导管 封堵 顶端延伸 环形腔室 活动安装 使用寿命 圆周内壁 环形腔 内固定 抵消 室内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封堵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手术中的过隔导管,包括过隔导管主体,所述过隔导管主体包括内套管和位于内套管外部的外套管,且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设有环形腔室,所述外套管的圆周内壁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设有第一连接柱,且第一连接柱的顶端延伸至环形腔室内,所述第一连接柱上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活动安装有第二连接柱,现有技术中过隔导管主体的韧性差,当过隔导管主体的内部长时间受到较大的压力时,使得隔导管主体的寿命得不到保障,本实用新型中的过隔导管主体由内套管和外套管构成,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具有较强的韧性,能够抵消隔导管主体内部所受到较大的压力,有利于提高过隔导管主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封堵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手术中的过隔导管。
背景技术
目前封堵的方法能治疗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大多采用镍钛合金封堵器。但是国内外每个心脏中心介入封堵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成功率并不相同。首先封堵前建立左心系统-室间隔-右心系统的轨道的方法和手段并不相同,从而导致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各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专用的过隔导管。此前的过隔导管大多采用冠脉手术中的JR4.0造影导管或3DRC导管或减去部分头端的猪尾导管再进行二次塑形,经验丰富的术者能够很快完成塑形进而送入主动脉瓣上建立轨道,而经验不多的术者在导管塑形和建立轨道时花费了大量时间,而且建立轨道时医生和患者一直处在X 线曝光中,导致手术可能失败或手术时间延长,并增加了大量X线照射带来的潜在不良后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专利公告号: CN103462653A,提供了一种介入封堵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手术中的过隔导管,包括软头和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导管头端、近头端和导管末端,所述近头端的前端连接导管头端,所述近头端的后端经反向弯曲预成型连接导管末端,所述导管末端上设有端孔,所述导管头端的端部上安装有软头。
但是现有技术中,上述过隔导管主体的韧性差,当过隔导管主体的内部长时间受到较大的压力时,使得隔导管主体的寿命得不到保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封堵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手术中的过隔导管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堵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手术中的过隔导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封堵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手术中的过隔导管,包括过隔导管主体,所述过隔导管主体包括内套管和位于内套管外部的外套管,且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设有环形腔室,所述外套管的圆周内壁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设有第一连接柱,且第一连接柱的顶端延伸至环形腔室内,所述第一连接柱上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活动安装有第二连接柱,且第二连接柱的顶端活动延伸至活动腔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夹板,且夹板为弧形结构,所述夹板固定连接于内套管的外壁上,位于活动腔内的第二连接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两侧分别与活动腔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与活动腔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两侧均设有转动连接于夹板上的伸缩杆,且伸缩杆的底端上活动套设有伸缩套管,所述伸缩套管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外套管的内壁上,所述伸缩杆和伸缩套管的外部套设有同一个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夹板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外套管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夹板的数量设有多个,且多个夹板环形均匀设置在内套管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活动腔的顶部内壁上设有活动孔,且第二连接柱活动贯穿活动孔并与活动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两侧均滚动安装有滚珠,所述活动腔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限位滚槽,且滚珠的一侧延伸至限位滚槽内并与限位滚槽的内壁滚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两侧均设有滚动槽,且滚珠的一侧设于滚动槽内并与滚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人民医院,未经甘肃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35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