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等离子体脱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37129.9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0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吴以伯;闫承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渊环境技术(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1/12;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锦辉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体发生器 等离子体 布水器 脱氮区 本实用新型 等离子体机 脱氮装置 进水口 净水区 脱氮池 侧壁 脱氮 水体溶解氧 污泥收集区 污水 脉冲电源 污染水体 电极 出水口 输出口 输入口 氨氮 壳体 去除 色度 总氮 总磷 连通 水体 体内 净化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脱氮装置,包括等离子体机和脱氮池,其中等离子体机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和脉冲电源,等离子体发生器内包括至少一组电极,用于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入口用于污水进入;脱氮池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脱氮区、净水区和污泥收集区,所述脱氮区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所述净水区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口;所述脱氮区内设有布水器,用于将污水均匀分布于所述脱氮区内,所述布水器的输入口通过所述进水口与上述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出口连通,所述布水器的输出口设置在所述脱氮区的底部。本实用新型能够高效去除污染水体中的总氮和氨氮,同时能辅助净化水体中的COD、BOD、总磷和色度,且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等离子体脱氮装置。
背景技术
污染水体(水源)是指受到有机物、氨氮、磷、微生物、病毒等污染,其中,一些指标不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28-2002)标准的水体。污染水体的净化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但使用上述的任意一项方法都难以完全净化水体内各类污染物。为了加强水体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往往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组合使用,其中主流的污水处理方法和装置是生化法和生化处理装置。然而这些装置存在投资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的缺点。
在各类水体污染物的净化过程中,总氮和氨氮的处理是水体净化的重点和难点。现有技术中深度脱氮的装置是曝气生物滤池和反硝化深床滤池,这些装置运行时需要外加炭源,还要不断曝气和反洗,运行费用高、建设成本高且占地面积大;此外,上述方法采用微生物除氮方法,对工作条件和水体质量要求苛刻,并且控制参数和工艺复杂。
综上,亟需一种经济实用、安全可靠并简单易行的脱氮装置及其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脱氮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等离子体脱氮装置,包括:
等离子体机,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和脉冲电源,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内包括至少一组电极,用于产生等离子体,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入口用于污水进入;
脱氮池,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脱氮区、净水区和污泥收集区,所述脱氮区和净水区相邻设置,所述污泥收集区设置在所述脱氮区的下方,所述脱氮区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所述净水区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口;
所述脱氮区与净水区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过水口,所述脱氮区和净水区通过所述过水口连通,所述脱氮区底部设有污泥收集口,所述脱氮区与污泥收集区通过所述污泥收集口连通,所述污泥收集区的底部设有污泥排放口;
所述脱氮区内设有布水器,用于将污水均匀分布于所述脱氮区内,所述布水器的输入口通过所述进水口与上述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出口连通,所述布水器的输出口设置在所述脱氮区的底部。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装置,用于获取和控制所述等离子体脱氮装置的运行状态,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PLC、传感器以及阀组。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包括相邻设置的上开隔板和下开隔板,所述上开隔板邻接所述脱氮区,所述下开隔板邻接所述净水区,所述过水口包括上过水口和下过水口,所述上过水口设置在所述上开隔板的顶部,所述下过水口设置在所述下开隔板的底部,所述上开隔板和下开隔板之间的空间形成过水道。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脱氮区内填装有催化剂层,所述催化剂层的顶面低于所述上过水口的底端,所述催化剂层的底面高于所述布水器的输出口。
可选地,所述催化剂层包括钯、镍、铑、铜和铁中的一种或几种;或包括钯、镍、铑、铜和铁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出水口处设有堰板,所述堰板与上述净水区的侧壁形成出水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渊环境技术(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大渊环境技术(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371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臭水体的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催化臭氧氧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