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冷媒平衡罐的套管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39267.0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5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会军;陈勇;张时飞;曾巍;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品冠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管 冷媒量 本实用新型 套管换热器 冷媒出口 冷媒进口 冷媒平衡 出水口接头 进水口接头 冷暖两用 制冷工况 制热工况 装置损坏 平衡 机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冷媒平衡罐的套管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上设有第一冷媒进口、第一冷媒出口,所述第二换热管上设有第二冷媒进口、第二冷媒出口,所述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一端通过出水口接头连接,另一端通过进水口接头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上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平衡罐,所述第二换热管上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平衡罐;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装置制冷工况时所需的冷媒量大,而制热工况所需的冷媒量小,而一个系统两种功能的冷暖两用型机组只能按一个标准充注冷媒量,冷媒量过多或不足造成装置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冷媒平衡罐的套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低温冷暖两用型空气源热泵机组,一般情况下,制冷工况所需的冷媒量大,而制热工况所需的冷媒量小,一个系统两种功能的冷暖两用型机组只能按一个标准充注冷媒量,特别在制热最大负荷工况时,因系统运行所需的冷媒量比其它工况要小很多,此时,系统中过多的冷媒容易造成系统高压保护。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527204U提供的一种行列式集成套管换热器,包括Y形接管、冷媒总管、冷媒汇集管、套管、出水管、U形接管、接管、进水管和底脚。所述套管由内管与外管相套合且密封连接形成夹套通道和内管通道结构。通过对套管的串、并联,将行间的夹套通道和内管通道分别联通,并列套管内的夹套通道和内管通道通过并联形成整体独立的通道,分别引入冷媒和换热介质作热交换。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紧凑、体积小、热效率高,但是由于制冷制热所需的冷媒量不同,很容易造成系统高压保护,对装置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冷媒平衡罐的套管换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冷媒平衡罐的套管换热器,包括:
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上设有第一冷媒进口、第一冷媒出口,所述第二换热管上设有第二冷媒进口、第二冷媒出口;
所述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一端通过出水口接头连接,另一端通过进水口接头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上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平衡罐,所述第二换热管上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平衡罐。
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的底部设有安装脚。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接头下部设有排污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平衡罐平衡管内冷媒的结构,解决了在装置制冷工况时所需的冷媒量大,而制热工况所需的冷媒量小,而一个系统两种功能的冷暖两用型机组只能按一个标准充注冷媒量,冷媒量过多或不足造成装置损坏的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有效平衡系统内的冷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中:1第一换热管、11第一冷媒进口、12第一平衡罐、13第一冷媒出口、2第二换热管、21第二冷媒进口、22第二平衡罐、23第二冷媒出口、3安装脚、4出水口接头、5进水口接头、6排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品冠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品冠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392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交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装具有喇叭状套管的换热管的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