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剥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39922.2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9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俊昇 |
主分类号: | A23N15/08 | 分类号: | A23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8 | 代理人: | 林柳岑;贺亮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装置 壳体 旋转刀 盖体 剥皮装置 软垫 蒜皮 蒜头 体内 本实用新型 可分离地 上方开口 转动手把 地连接 可旋转 内壁面 输入端 翻动 放入 手把 贴靠 省力 环绕 滚动 整洁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剥皮装置,其包含一壳体、一盖体、一传动装置、一手把、一旋转刀部及一软垫;壳体具有一内部空间及一上方开口,盖体具有一内部空间,传动装置设于盖体的内部空间,手把可旋转地连接传动装置的输入端,旋转刀部设于壳体内且与传动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接,软垫可分离地环绕贴靠于壳体的内壁面;借由转动手把使得旋转刀部旋转,将放置在壳体内的蒜头被翻动,借此不但一次可放入较多的蒜头,也能够省力且快速的将蒜皮借由滚动所产生的摩擦力使之脱落,并且能够将蒜皮集中于壳体中,保持环境的整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剥皮装置,尤指一种利用手摇器具剥离食物外皮的装置。
背景技术
有些食物如花生、蒜头等有一层薄薄的皮,如果要剥掉这层皮耗时又费力,如蒜头是菜肴不可或缺的调味料之一,如果要做蒜蓉就容易的多,若要全粒蒜头剥皮就很麻烦,常常在使用上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处理,需要经由人工一层一层的将外皮去掉,因此有了蒜头去皮的产品或方法推出。而现有的蒜头去皮装置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空樽里放入蒜头,大力上下摇动,令蒜头在樽内撞击让蒜衣剥落,另一种是橡胶制成的去蒜皮滚筒,将蒜头放入滚筒内借由手滚动滚筒以摩擦的方式去皮。
然而,利用空樽撞击费力费时成功率不高且已完成剥皮蒜头表面会受伤,较不符合一般使用者使用,而去蒜皮滚筒因为体积较小,除了仅能放置极少数的蒜头外,也需要用手施加压力来回滚动易使蒜头受损,且容易造成蒜皮四散使得环境脏乱,也较耗费人力效率相对也低落。
因此,现有技术的剥皮装置,其整体构造存在有如前述的问题及缺点,实有待加以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剥皮装置,其可借由转动设置在盖体的手把间接带动壳体内的旋转刀部旋转,使得预先放置在壳体内的蒜头被旋转刀部的软质刀片带动而产生滚动摩擦,并且将蒜头上的蒜皮借由滚动所产生的摩擦力使之脱落。
为达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剥皮装置,其包含:
一壳体,其具有一壁面围绕形成的一内部空间及与该内部空间连通的一上方开口;
一盖体,包含有一顶盖及一底盖,该顶盖为一具有内部空间的槽状结构,且具有一下方槽口,该底盖固定于该顶盖且覆盖该下方槽口;
一软垫,其可分离地环绕贴靠于该壳体的内壁面;
一传动装置,其设于该盖体的该内部空间,并具有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
一手把,其可旋转地连接于该传动装置的输入端;
一旋转刀部,其具有一转轴及多个软质刀片,该转轴的一端与该传动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接,该转轴的另一端贴靠于该壳体内部空间的底面并于朝向该壳体内璧方向延伸凸设有多个刀座,各该软质刀片朝向各该刀座端具有一插槽,以供各该刀座与各该插槽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计简单实用,借由转动设置在盖体的手把通过传动装置将设在壳体内的软质刀片旋转,使得放置在壳体内的蒜头被旋转的软质刀片带动而产生滚动并且和软垫摩擦,并且将蒜头上的蒜皮滚动摩擦至脱落,借此设计不但一次可放入较多的蒜头外,也能够通过传动装置增加软质刀片旋转速度,省力且快速的将蒜皮借由滚动所产生的摩擦力使之脱落且因软质刀片及软垫不易损伤蒜头,并且能够将蒜皮集中于壳体中,保持环境的整洁,且软质刀片系可更换,增加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俊昇,未经周俊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399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