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地下车辆基地夹层排风口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41768.2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2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院集团山东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 | 分类号: | F24F7/00;F24F13/28;F24F13/02;F24F1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高志军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防车道 车道 车辆基地 自然通风 夹层 底板 本实用新型 轨道交通 排风口 排烟口 侧墙 下层 地下 一体化设计 火灾工况 机械作用 两侧设置 生命安全 生命周期 使用功能 土建结构 下层板 烟风道 使用率 侧方 风道 风压 烟气 土地 储存 上层 节约 排放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地下车辆基地夹层排风口,包括消防车道、下层自然通风排烟口、夹层储烟风道、上层自然通风排烟口,所述消防车道下方设置有车道底板,所述车道底板下方设置有车道下层土地,所述消防车道两侧设置有车道侧墙,所述车道侧墙远离所述消防车道的一侧设置有车道侧方土地,所述消防车道上方设置有风道下层板。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地下车辆基地在风压的作用下可实现自然通风,无需机械作用,节约了成本,建筑使用功能更优,采用土建结构一体化设计,与建筑同生命周期,充分利用空间,提高使用率,使得火灾工况下烟气能得到有效储存和排放,保证了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地下车辆基地夹层排风口。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来沿线土地价值升值,同时结合国家集约土地的发展理念,车辆基地上方加盖物业开发已经成为常态。由于线路、城市规划、景观等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基地常被设置于地下,地下车辆基地加之上盖民用建筑,受上盖建筑、道路、出入口、消防扑救场地等布置影响,其出地面的自然通风排烟口布置困难。
地下空气的流通相对较差,造成人们呼吸空气质量下降,工作环境恶劣。且在火灾工况下,大量烟气产生,如果不及时排放,人们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所以地下车辆基地的通风排烟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地下车辆基地夹层排风口,本实用新型地下车辆基地在风压的作用下可实现自然通风,无需机械作用,节约了成本,建筑使用功能更优,采用土建结构一体化设计,与建筑同生命周期,充分利用空间,提高使用率,使得火灾工况下烟气能得到有效储存和排放,保证了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轨道交通地下车辆基地夹层排风口,包括消防车道、下层自然通风排烟口、夹层储烟风道、上层自然通风排烟口,所述消防车道下方设置有车道底板,所述车道底板下方设置有车道下层土地,所述消防车道两侧设置有车道侧墙,所述车道侧墙远离所述消防车道的一侧设置有车道侧方土地,所述消防车道上方设置有风道下层板,所述风道下层板之间设置有所述下层自然通风排烟口,所述下层自然通风排烟口的布置要求所述下层自然通风排烟口有效排烟面积不小于所述消防车道区域地面面积的40%,所述下层自然通风排烟口要求沿所述消防车道均匀布置,所述下层自然通风排烟口内部设置有第一防护网,所述第一防护网上方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风道下层板上方设置有所述夹层储烟风道,所述夹层储烟风道与所述消防车道的距离不低于所述消防车道的空间高度的20%,所述夹层储烟风道两侧设置有夹层风道侧墙,所述夹层风道侧墙与所述车道侧墙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夹层储烟风道上方设置有风道上层板,所述夹层储烟风道的所述风道上层板和所述风道下层板开口重合部分达到70%,所述风道上层板上方设置有上部建筑地面,所述风道上层板之间设置有上层排烟口侧墙,所述车道侧墙、所述夹层风道侧墙、所述上层排烟口侧墙、所述车道底板、所述风道上层板和所述风道下层墙均采用土建结构,整个结构通过混凝土柱和梁支撑,构件燃烧性能均为不燃性,支撑柱、梁以及四周风道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所述风道上层板和所述风道下层板不小于2.5小时,所述上层排烟口侧墙之间设置有所述上层自然通风排烟口,所述上层自然通风排烟口有效排烟面积不小于所述消防车道区域地面面积的25%,具体位置根据所述上部建筑地面条件布置,不要求均匀布置,所述上层自然通风排烟口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上方设置有第二防护网,所述上层排烟口侧墙上方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防雨百叶,所述支撑杆上方设置有雨棚。
如此设置,地下车辆基地在风压的作用下可实现自然通风,无需机械作用,节约了成本,建筑使用功能更优,采用土建结构一体化设计,与建筑同生命周期,充分利用空间,提高使用率,使得火灾工况下烟气能得到有效储存和排放,保证了人员的生命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院集团山东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一院集团山东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17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