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采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45219.2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6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章海亮;罗微;刘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筒体 不锈钢钻头 上压板 下筒体 下压板 筒体 重金属污染土壤 本实用新型 上端 中心杆 采集 工程塑料材质 垂直连接 活动连接 上端固定 向下移动 影响土壤 准确定位 采集槽 刻度线 筒结构 采样 底壁 下端 穿过 保证 土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采集结构,其包括上筒体、下筒体和不锈钢钻头,不锈钢钻头固定连接在下筒体的下端,上筒体活动连接在下筒体的上端,上筒体的上端固定连接一块下压板,下筒体底壁的中间位置上端垂直连接一根中心杆,中心杆穿过上筒体以及下压板,连接到上压板,上压板位于下压板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采用上下筒结构,整体到达指定深度后,通过推动上压板,下筒体继续向下移动,土壤进入到采集槽中,操作便捷;底部采用不锈钢钻头,能够保证强度的同时又不影响土壤成分,筒体采用工程塑料材质,保证了采样的准确性;设有刻度线,能准确定位采集深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采集结构,属于土壤采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以及水分、空气,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土壤也受到了一定的污染,特别是一些重金属污染企业,对土壤的污染甚至是永久性的,这就需要科学的对土壤进行监测。土壤监测的过程主要是对土壤进行采样,土壤采样过程中目前采用的采样装置很难采集到深层的土壤,有时甚至需要挖一个深坑来进行取样,这耗费了很大的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采集结构,该采样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有效采集深层土壤。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采集结构,其包括上筒体、下筒体和不锈钢钻头,所述不锈钢钻头固定连接在所述下筒体的下端,所述上筒体活动连接在所述下筒体的上端,所述上筒体的上端固定连接一块下压板,所述下筒体底壁的中间位置上端垂直连接一根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穿过所述上筒体以及所述下压板,连接到上压板,所述上压板位于所述下压板的上方。
所述下压板的直径大于所述上筒体的直径。
下压和上拉所述下压板带动所述上筒体、所述下筒体和所述不锈钢钻头钻入或钻出土壤。
下压和上拉所述上压板,通过所述中心杆带动所述下筒体和所述不锈钢钻头下移或者上移。
所述上筒体和所述下筒体的接触面为斜面。
所述中心杆的外侧套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位于所述上筒体的内部。
所述稳定块与所述中心杆固定连接,并跟随所述中心杆上下移动。
所述上筒体的外壁以及所述中心杆的外壁均设有刻度线。
所述下筒体内部的空腔结构为采集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采集结构采用上下筒结构,整体到达指定深度后,通过推动上压板,下筒体继续向下移动,土壤进入到采集槽中,操作便捷;
2、本实用新型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采集结构底部采用不锈钢钻头,能够保证强度的同时又不影响土壤成分,筒体采用工程塑料材质,保证了采样的准确性;
3、本实用新型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采集结构设有刻度线,能准确定位采集深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采集结构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筒体,2为下筒体,3为不锈钢钻头,4为下压板,5为中心杆,6为上压板,7为稳定块,8为刻度线,9为采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52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组织切片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土质分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