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景观水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49308.4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3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周显辉;吴冰;冯晓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怡境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A01G31/02;A01K6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瑞之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14 | 代理人: | 邹俊煊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水池 坐台 水池 地漏 水池本体 溢水管 本实用新型 生态景观 喷泉管 喷头 内部设置 生态环境 水平地面 雨水收集 正中位置 抽水机 抽水管 集水管 进水口 内表面 水循环 喷入 水中 送入 澄清 抽出 水资源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环境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生态景观水池,包括水池本体、地漏、坐台、水底机构、集水池,所述水平地面的上部设置有坐台,所述坐台的四周设置有地漏,且坐台的内部设置有水池本体,所述坐台的一侧设置有集水池,所述水池本体的内表面底部设置有水底机构,所述水底机构的正中位置处设置有喷泉管。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集水池、地漏和溢水管,通过集水管和地漏能够将雨水收集到集水池中,抽水机箱通过抽水管将集水池中澄清后的水抽出,一部分由进水口流入到水池内部,另一部分通过管道送入到喷泉管的内部,并有喷头喷入水中,当水池内的水漫过溢水管时,水池内的水通过溢水管流入到集水池中,形成了水循环,节约了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环境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生态景观水池。
背景技术
景观水池通常建设在公园、小区中,其目的是为了使其更加自然,通常景观池设置有喷泉,多在水池内养殖景观鱼,例如红鲫鱼。景观鱼通常容易被人们恶意捕捞,破坏了水池的生态,有些水池保护性不强通常会有雨水进入景观池内,会使景观池变得浑浊,失去美观性,且通常景观池内的生态平衡很脆弱,容易被外部环境破坏。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环保生态景观水池(授权公告号CN106917449A),该专利技术能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水质的自净化,以期以较低的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改善和保持景观水质,降低景观水池的人工维护成本,但是,该生态景观池没有设置喷泉,缺少观赏的美观性,且不具有搜集和储水的功能,除此之外,该水池没有鱼儿躲避的暗道,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生态景观水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景观水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该生态景观池没有设置喷泉,缺少观赏的美观性,且不具有搜集和储水的功能,除此之外,该水池没有鱼儿躲避的暗道,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景观水池,包括水池本体、地漏、坐台、水底机构、集水池,所述水平地面的上部设置有坐台,所述坐台的四周设置有地漏,且坐台的内部设置有水池本体,所述坐台的一侧设置有集水池,所述水池本体的内表面底部设置有水底机构,所述水底机构的正中位置处设置有喷泉管,所述喷泉管的上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喷泉管的两侧设置有暗道,所述水池本体的内表面一侧设置有溢水管,所述溢水管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地漏的底部设置有集水管,且地漏与集水管之间通过导管固定连接,所述集水池与集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一注水管,所述溢水管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注水管,所述第二注水管的另一端贯穿进入集水池,所述集水池的一端设置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抽水机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底机构包括泥土、细沙、鹅卵石、水草,所述水草的底部设置有鹅卵石,所述鹅卵石的底部设置有细沙,所述细沙的底部设置有泥土,所述暗道贯穿泥土、细沙、鹅卵石、水草。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地漏和集水池均嵌入到地下,所述进水口贯穿水池本体和坐台进入水池内部,且进水口的一端贯穿进入抽水机箱,所述喷头与喷泉管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喷泉管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抽水机箱固定连接,所述暗道嵌入到水底机构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水管位于水平地面的下部,所述进水口贯穿水池本体和坐台与抽水机箱固定连接,所述抽水机箱位于水平地面的下方,所述抽水管的一端贯穿进入抽水机箱的内部,所述抽水管靠近集水池的一端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溢水管与第二注水管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草的根部深植于泥土的内部,所述鹅卵石的内部设置有碎砂砾石,且鹅卵石嵌入到细沙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怡境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怡境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93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退化滩涂生态修复植物网箱
- 下一篇:复合植物生态景观浮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