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墨烯远红外理疗复合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49312.0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4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尹冲;韩硕;高亚云;孙钟辉;王惠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海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4 | 分类号: | B32B27/34;B32B27/02;B32B9/00;B32B9/02;B32B23/02;B32B27/36;B32B27/40;B32B27/06;B32B9/04;B32B27/12;B32B25/10;B32B27/08;B32B2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胡建锋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 基材层 防水层 复合面料 布料层 发热层 荧光层 远红外理疗 紫外光 背离 防水材质 橡胶塑料 荧光材质 远红外光 理疗 吸收 防水 申请 通电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理疗复合面料,该复合面料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石墨烯发热层、布料层、防水层和荧光层,石墨烯发热层设置于第一基材层与第二基材层之间,布料层设置于第一基材层上与石墨烯发热层相背离的一侧,防水层设置于布料层上与第二基材层相背离的一侧,防水层上设置有荧光层与布料层相背离的一侧,防水层厚度为0.2‑0.3μm,防水层材质为橡胶塑料层,石墨烯发热层用于通电后发出远红外光,荧光层用于吸收紫外光。本申请解决了由于现有复合面料中未添加石墨烯材质、防水材质和荧光材质,导致无法满足便捷的对人体进行理疗,同时还不具有防水和吸收紫外光功能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能性面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理疗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
石墨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持续升温,石墨和石墨烯有关的材料广泛应用在电池电极材料、半导体器件、透明显示屏、传感器、电容器、晶体管等方面。鉴于石墨烯材料优异的性能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在化学、材料、物理、生物、环境、能源等众多学科领域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研究者们致力于在不同领域尝试不同方法以求制备高质量、大面积石墨烯材料。并通过对石墨烯制备工艺的不断优化和改进,降低石墨烯制备成本使其优异的材料性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逐步走向产业化。
人体是一个天然的红外线辐射源,其辐射频带很宽,无论肤色如何,活体皮肤的发射率为98%,其中3-50微米波段的远红外线的辐射约占人体辐射量的46%。人体同时又是良好的远红外线吸收体,其吸收波段以3-15 微米为主,刚好是在远红外线的作用波段。
健康观念已深入人心,各种保健方式也越来越多的走入人们的实现,并未人们所接受。
现有技术不足之处在于,现有复合面料中未添加石墨烯材质、防水材质和荧光材质,导致无法满足便捷的对人体进行理疗,同时还不具有防水和夜间发光的功能。
针对相关技术中现有复合面料中未添加石墨烯材质、防水材质和荧光材质,导致无法满足便捷的对人体进行理疗,同时还不具有防水和吸收紫外光功能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理疗复合面料,以解决由于现有复合面料中未添加石墨烯材质、防水材质和荧光材质,导致无法满足便捷的对人体进行理疗,同时还不具有防水和吸收紫外光功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理疗复合面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烯远红外理疗复合面料,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石墨烯发热层、布料层、防水层和荧光层,石墨烯发热层设置于第一基材层与第二基材层之间,布料层设置于第一基材层上与石墨烯发热层相背离的一侧,防水层设置于布料层上与第二基材层相背离的一侧,防水层上设置有荧光层与布料层相背离的一侧,防水层厚度为0.2-0.3μm,防水层材质为橡胶塑料层,石墨烯发热层用于通电后发出远红外光,荧光层用于吸收紫外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包括开关电路,开关电路与石墨烯发热层连接。由此,通过开关电路能够控制石墨烯发热层的开启和关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还包括供电装置,供电装置与石墨烯发热层连接。由此,通过供电装置给石墨烯发热层供电,能够实现石墨烯发热层发出远红外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供电装置为可充电电池。由此,能够实现多次循环充电,从而提升使用的持久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海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海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93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优化座椅外观的面套
- 下一篇:一种双层PET阻燃复合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