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试光伏组件封装后电池片温度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0854.X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0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盼;刘月敏;程雅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50/10 | 分类号: | H02S50/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 |
地址: | 05555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片 热电偶线 组件封装 测试光 本实用新型 光伏组件 测温仪 多路 电性连接 测量端 固定件 接出端 外边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试光伏组件封装后电池片温度的系统,其包括多条热电偶线和多路测温仪,热电偶线的测量端固定在电池片上,与电池片直接接触,热电偶线的接出端从光伏组件中延伸至外边并与多路测温仪电性连接,热电偶线的位于光伏组件内的部分通过固定件固定在电池片上。本实用新型能测试光伏组件封装后电池片的实际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光伏组件封装后电池片温度的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经过层压后温度高至140℃,经过C级风冷后流转到固化间依旧为30℃以上,在固化间工序组件采用块与块错位堆栈方式持续3小时-4小时固化,而此种堆栈方式致使光伏组件中间的温度无法有效散热,在IV测试环节时也无法降至标准温度25±2℃要求,进而导致光伏组件功率输出降低,对公司造成损失。
电池片温度越高则开路电压越低,组件因局部温度升高导致相应位置电池片输出效率下降,造成电压适配,进而组件功率输出降低。
针对温度对功率的影响,IV测试仪会对此通过温度补偿系数进行补偿,而IV测试仪获取的测试温度却来源于背板温度,并不是直接测量电池片获得的温度,而实际影响电池片功率的温度是电池片自身的实际温度,在现有系统中,光伏组件封装后就无法直接测量电池片以获得电池片的实际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测试光伏组件封装后电池片温度的系统。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测试光伏组件封装后电池片温度的系统,其包括多条热电偶线和多路测温仪,热电偶线的测量端固定在电池片上,与电池片直接接触,热电偶线的接出端从光伏组件中延伸至外边并与多路测温仪电性连接,热电偶线的位于光伏组件内的部分通过固定件固定在电池片上。
进一步的,固定件为耐高温胶带。
进一步的,耐高温胶带为四氟布胶带。
进一步的,热电偶线位于光伏组件内的部分固定在电池片的背面。
进一步的,热电偶线的数量为五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条热电偶线分成多路直接测量电池片的温度,实现在光伏组件封装后也能对电池片实际温度的监控,对解决光伏组件温度均匀性提供了真实的电池片温度数据,从而能更好的解决局部电池片温度高问题,减少因此造成的功率损失,增加公司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光伏组件封装后电池片温度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多路测温仪;2-固定件;3-热电偶线;4-电池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测试光伏组件封装后电池片温度的系统包括多条热电偶线3和多路测温仪1,热电偶线3的测量端固定在电池片4上,与电池片4直接接触,热电偶线3的接出端从光伏组件中延伸至外边并与多路测温仪1电性连接,热电偶线3的位于光伏组件内的部分通过固定件2固定在电池片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未经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08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网型风光储多能互补电热水气联供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光功率预测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