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轮胎振动输入的悬架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1235.2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9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冰林;吕立亚;赵奉奎;肖广兵;张涌;孙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17/015 | 分类号: | B60G17/015;B60C2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端连 信号无线接收模块 胎压监测模块 功率驱动器 电控悬架 信号无线发射 悬架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 车载监控 集成模块 轮胎振动 胎压监测 悬架 轮胎 加速度传感器 模块输出端 输出端连接 供电电源 路面振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轮胎振动输入的悬架控制系统,包括:胎压监测模块和车载监控模块,所述胎压监测模块包括胎压监测集成模块,胎压监测集成模块上连有信号无线发射模块;所述车载监控模块包括与信号无线发射模块输出端连接的信号无线接收模块,信号无线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车载MCU,车载MCU的输出端连有CAN收发器,CAN收发器的输出端连有电控悬架ECU,电控悬架ECU的输出端连有功率驱动器,功率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有悬架调节执行器,且信号无线接收模块、车载MCU、CAN收发器、电控悬架ECU及功率驱动器上均连接有供电电源。本实用新型采用轮胎胎压监测模块当中的加速度传感器对轮胎的路面振动信号作为输入信号,实现对悬架的刚度和阻尼进行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底盘电子控制,尤其涉及主动或者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系统,属于汽车电子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主动悬架的刚度阻尼的控制是通过汽车车身高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车身加速度或者直接加装车身加速度传感器的变化来改变的。这些方式传感器安装在车辆悬架上面,获得路面输入的方式是间接的,而不能真正地反映路面的输入信号。随着汽车胎压检测成为汽车的标配,利用胎压检测模块当中的胎压信号和加速度信号来对汽车非簧载质量的加速度进行获取,获得地面振动输入信号,控制悬架的阻尼和刚度,该方法节省成本,提高汽车悬架的控制舒适性。
汽车悬架主动控制影响着汽车的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能,而现有的悬架控制无法对路面进行判断,主要是利用车身高度传感器或者加装的振动传感器来获取车身的振动情况,进而控制悬架的刚度,增加了汽车的成本。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针对汽车底盘电子悬架控制系统,采用轮胎胎压监测模块当中的加速度传感器对轮胎的路面振动信号作为输入信号,再综合其它传感器包括方向盘转角信号,车速信号来对悬架的刚度和阻尼进行控制,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轮胎振动输入的悬架控制系统,包括:胎压监测模块和车载监控模块,所述胎压监测模块包括胎压监测集成模块,所述胎压监测集成模块上连接有信号无线发射模块;所述车载监控模块包括与信号无线发射模块输出端连接的信号无线接收模块,所述信号无线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车载MCU,所述车载MCU的输出端连接有CAN收发器,所述CAN收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电控悬架ECU,所述电控悬架ECU的输出端连接有功率驱动器,所述功率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悬架调节执行器,且所述信号无线接收模块、车载MCU、CAN收发器、电控悬架ECU及功率驱动器上均连接有供电电源;
所述悬架调节执行器包括刚度调节执行器、高度调节执行器、阻尼调节执行器;
所述胎压监测集成模块包括轮胎MCU、振动传感器及胎压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和胎压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在轮胎MCU上,且所述轮胎MCU的输出端与信号无线发射模块连接,所述胎压监测集成模块与所述信号无线发射模块上连接有纽扣电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控悬架ECU上还连接车速传感器、转向传感器及车身高度传感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胎压监测集成模块包括胎压监测集成电路,所述胎压监测集成电路包括MCU2、U1晶振元件、P2程序烧写端子及无线发射电路模块,所述P2程序烧写端子及无线发射电路模块电性连接在MCU2左侧,所述U1晶振元件连接在MCU2右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MCU2是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微控制器的集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12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