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力线紧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1385.3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8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勇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5 | 分类号: | A61B17/3205;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耿媛媛 |
地址: | 250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力线 中空管道 进线口 包芯 出线口 紧线器 管体长度方向 本实用新型 肛肠科手术 管体下部 向内凹陷 上端 单根 管体 紧线 下端 贯穿 | ||
为了在使用包芯弹力线进行肛肠科手术过程中方便对包芯弹力线进行紧线,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力线紧线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内部设有中空管道的管体,所述中空管道贯穿于管体长度方向,中空管道上端为进线口,下端为出线口,所述进线口和出线口的直径均大于单根包芯弹力线的直径,并且进线口的直径小于弹力线结的大小,所述管体下部为向内凹陷一定程度的手持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施(耗材)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力线紧线器。
背景技术
肛肠科最为常见的疾病有:混合痔、肛瘘、肛周脓肿、肛裂。虽然病种有别,但是术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项操作——结扎,结扎操作中所用缝合线多为非可吸收的丝线。
丝线结扎虽然是最为常见的术中操作,但在肛肠手术中操作却非易事。原因有三:一、肛肠科的手术因解剖结构的原因,结扎操作多为非直视下操作,属于深部打结,操作不易;二、肛肠科术中结扎,因结扎组织较多,故相对结扎部位组织张力较大,结扎第一个结时极易松脱,导致结扎不紧,造成结扎线意外脱落,出现大出血等情况;三、由于术中结扎组织较多,待部分结扎组织坏死后,结扎部位组织变细,随之结扎点张力减小,故极易造成后期结扎组织坏死不完全,结扎线许久不脱落或脱落不完全等情况。
除结扎操作外,在肛肠科手术中还有一种特有的操作─挂线疗法,一般常用于高位肛瘘或高位肛周脓肿。原理为:用收紧的橡胶圈(一般采用无菌橡胶手套外口的橡胶环)缓慢切割肌肉等组织,起到保护肛门括约功能、防止出血的作用。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常会遇到结扎后期由于部分结扎组织已切断,结扎部位组织变细,随之结扎点胶圈的相对张力缩小,达不到缓慢切割的力度,故需要再次收紧橡胶圈。再次收紧胶圈操作,大多需要在操作前再次注射局麻药物以缓解患者的肛门坠胀、疼痛不适,给患者带来了莫大的恐惧及痛苦。
因此,在实际手术过程中,发明了一种采用包芯弹力线通过特殊的打结方式制作成单套多环弹力束缚活结来进行切割的方法。
包芯弹力线中间为数根弹力皮筋(橡胶)并行,表面由织物(聚酯纤维)包绕,这样的结构特点既保持了弹力皮筋的伸缩弹性;织物的包绕又能控制弹力皮筋的过度拉伸,防止过度拉伸后弹力皮筋张力减小或断裂的作用,同时增加了弹力线的强度;再有,织物的纵横交错包绕,使包芯弹力线的表面摩擦系数增大,结扎后结扎点不易滑脱,且线结不易松脱。
所谓的单套多环弹力束缚活结,其打结方法如图1所示,即多个弹力环束缚挤压穿越其间的弹力线,使穿过的弹力线束缚部位变窄,而两端相对较粗,挤压及形态的改变使摩擦力变大,使穿越的弹力线固定,不易滑脱。具体操作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环数,1环相对束缚的力度欠佳,结扎过紧时容易回缩,结扎环力度减小;4环时相对束缚的力度太大,紧线时操作困难,且容易拉断弹力线;根据实际操作经验,2环、3环相对束缚力度适中,紧线操作亦容易,2环更适合结扎组织较少的操作,3环更适合结扎组织较多的操作。故实际结扎操作时2环、3环更为适合,3环单套多环弹力束缚活结(即弹力线圈)打结方法如图1所示,打结后的3环单套多环弹力束缚活结(即弹力线圈)如图2所示。其他环数的打结方法与此类似,因此不再过多赘述。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一定器具进行配合操作,以达到固定弹力线结同时又可方便的对弹力线紧线端进行收缩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在手术过程中方便对单套多环弹力束缚活结进行紧线的弹力线紧线器,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弹力线紧线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内部设有中空管道的管体,所述中空管道贯穿于管体长度方向,中空管道上端为进线口,下端为出线口,所述进线口和出线口的直径均大于单根包芯弹力线的直径,并且进线口的直径小于弹力线结的大小,所述管体下部为向内凹陷一定程度的手持部。
优选的,所述管体采用为透明塑料。
优选的,所述管体采用聚丙烯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勇,未经李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13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织切除辅助装置
- 下一篇:用于血管腔内手术的腔内破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