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VOC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1527.6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8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峰;易秉智;暨左成;张宇辉;瞿少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特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B01D53/44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吴宏宇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液管 管道本体 喷淋液 输送管 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一端连接 分管 废气处理设备 催化氧化 废气处理 使用寿命 体内间隔 两组 喷出 喷射 废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VOC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管道本体,管道本体内间隔安装有第一组喷液管、第二组喷液管;第一组喷液管的一端连接设于管道本体外侧的第一喷淋液输送管;第一喷淋液输送管上设有第一分管,每个第一分管对应连接一个第一喷液管;第二组喷液管的一端连接设于管道本体外侧的第二喷淋液输送管,第二喷淋液输送管上设有第二分管。在传统VOC废气处理装置的管道上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管道本体,利用两组相对喷射的第一组喷液管和第二组喷液管,喷出针对VOC废气的催化氧化液,在管道内对废气先一步进行处理,降低后续废气处理的难度,提高后续废气处理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VOC废气处理,具体涉及一种VOC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简称为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在工业生产中,通常作为溶剂来使用,应用比较广泛的领域包括石油化工、印刷、人造革及电子元器件、烤漆和医药等。这些行业产生的固体废物中或多或少仍然残留着VOC组分,在后期的固废处置工艺中也需要兼顾VOC的治理。
固废中存在的VOC组分因其来自不同行业及不同工艺,成分复杂,含量差异较大。目前,传统的VOC治理方法有吸附法、热破坏法、生物法、氧化法、液体吸收法、冷凝回流法等。而含VOC固体废物中除去VOC组分外,还含有大量水分与固体废物中的氮硫等产生的气体污染物,处置过程中,大量的水蒸气、少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VOC组分挥发进入排气管道,成分复杂,工况恶劣,因此传统方法难以适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提供了一种VOC废气处理装置,在传统VOC废气处理装置的管道上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管道本体,利用两组相对喷射的第一组喷液管和第二组喷液管,喷出针对VOC废气的催化氧化液,在管道内对废气先一步进行处理,降低后续废气处理的难度,提高后续废气处理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VOC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管道本体,在所述管道本体长度方向上,管道本体内间隔安装有第一组喷液管、第二组喷液管,第一组、第二组喷液管的喷淋方向在所述管道本体长度方向上为相对方向;第一组喷液管的一端为封闭端并与管道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设于管道本体外侧的第一喷淋液输送管;第一组喷液管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喷液管,第一喷淋液输送管上设有与组成第一组喷液管的第一喷液管数量相同的第一分管,每个第一分管对应连接一个第一喷液管;
第二组喷液管的一端为封闭端并与管道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设于管道本体外侧的第二喷淋液输送管,第二组喷液管至少包括一个第二喷液管,第二喷淋液输送管上设有与组成第二组喷液管的第二喷液管数量相同的第二分管,每个第二分管对应连接一个第二喷液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管道本体的第一组定位固定杆、第二组定位固定杆,第一组定位固定杆与第一组喷液管固定连接,第二组定位固定杆与第二组喷液管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分管和/或第二分管上设置增压泵。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一组喷液管、第二组喷液管、第一组定位固定杆、第二组定位固定杆均由304或316L不锈钢制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第一分管、第一组喷液管、管道本体及第一喷淋液输送管之间焊连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第二分管、第二组喷液管、管道本体及第二喷淋液输送管之间焊连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传统VOC废气处理装置的管道(VOC废气排出口至废气处理设备之间)上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管道本体,利用两组相对喷射的第一组喷液管和第二组喷液管,喷出针对VOC废气的催化氧化液,在管道内对废气先一步进行处理,降低后续废气处理的难度,提高后续废气处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特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特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15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