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厚软弱地层组合式基坑涌水治理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4879.7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0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吉艳雷;王飞;谢君泰;刘赪;杜孔泽;黄双林;陈敬军;袁晔;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8 | 分类号: | E02D19/18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止水 竖直 基坑围护墙 基坑 止水桩 涌水 本实用新型 软弱地层 纵向排列 深基坑 组合式 封闭止水帷幕 基坑围护结构 安全快速 横向排列 环境要求 扰动 接长 治理 防治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厚软弱地层组合式基坑涌水治理构造,于深基坑一侧的基坑围护墙下方设置纵向排列的MJS止水桩对基坑围护墙进行接长;于深基坑另一侧的基坑围护墙外设置纵向排列的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一侧的MJS止水桩和另一侧的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之间设置横向排列的两道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MJS止水桩和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共同组成矩形的封闭止水帷幕。本实用新型因地制宜,根据场地及环境要求,采用MJS或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或两者组合,可以安全快速有效的防治基坑突发涌水,施工对基坑围护结构及临近建筑扰动小,经济性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设计施工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厚软弱地层组合式基坑涌水治理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日益发展和地下空间迅猛开发,深基坑工程不断涌现,在深厚淤泥、富水砂层分布地段地层空间差异性大、水文地质复杂多变,基坑围护结构采用悬挂式止水帷幕或落底式围护局部失效时,经常诱发基坑涌水、围护结构大变形、结构侧墙侵限、周边建(构)筑物沉降等事故,特别是在施工场地受限或环境敏感地段,治理难度大,造成工期延误、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很大。
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基坑涌水防治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厚软弱地层组合式基坑涌水治理构造,适用于深厚淤泥、砂层分布、地下水存在一定承压性的深基坑工程。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深厚软弱地层组合式基坑涌水治理构造,其特征在于:
于深基坑一侧的基坑围护墙下方设置纵向排列的MJS止水桩对基坑围护墙进行接长;
于深基坑另一侧的基坑围护墙外设置纵向排列的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
一侧的MJS止水桩和另一侧的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之间设置横向排列的两道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MJS止水桩和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共同组成封闭止水帷幕。
MJS止水桩顶部与基坑围护墙底部有效搭接。
MJS桩为半圆180°喷射桩,桩间咬合搭接形成纵向的止水帷幕墙。
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桩间咬合搭接,形成止水帷幕墙,顶部进入上层隔水层不小于2m,单排或多排布置。
基坑端头垂直基坑围护墙方向设置有两道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桩间相互咬合,并与基坑围护墙在相接处密闭,其设置位置距离坑底涌水点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封闭止水帷幕中,MJS止水桩和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相接处桩间咬合搭接。
MJS止水桩和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的桩底均深入至弱透水地层或满足基坑抗突涌验算安全深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因地制宜,根据场地及环境要求,采用MJS或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或两者组合,可以安全快速有效的防治基坑突发涌水,特别适用于周边存在敏感建筑物的基坑工程,施工对基坑围护结构及周边建筑物影响小,从整体上解决基坑开挖过程中涌水风险,同时在工程完成后可一定程度上达到长期削减地下水对结构影响的目的,经济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横剖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中:1-基坑围护墙,2-基坑围护支撑,3-坑内主体结构,4-MJS止水桩,5-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6-竖直止水帷幕上部空桩,7-坑底涌水点,H1-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与弱透水地层搭接高度,H2-MJS止水桩与围护墙的搭接高度,L1-竖直深层柔性止水桩与围护墙的水平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48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