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电镀明火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5446.3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9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峰;邓爱存;陈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52 | 分类号: | C21D1/52;C21D9/5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徐瑛 |
地址: | 2257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膛 电镀 明火炉 炉门 保温棉 传热管 本实用新型 空气管 燃气管 水箱 节能 可拆卸安装 气体流量计 保温效果 工作效率 混合气管 预混合器 保温盒 内炉门 预混合 蒸汽管 侧壁 门框 门页 烧嘴 粘附 天然气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节能电镀明火炉,空气管与燃气管先连接至预混合器,再通过混合气管连接至炉膛两侧的预混合烧嘴;所述空气管和所述燃气管的管路上均设有气体流量计;所述炉膛两侧的外表面依次平覆有一层保温棉和可拆卸安装的保温盒;所述电镀明火炉的炉门由设置在所述炉膛上的内炉门、设置在所述炉膛外侧的的外炉门组成,所述外炉门与所述炉膛相对的门框上设有传热管且所述传热管的周围设有所述保温棉,所述传热管穿过所述电镀明火炉的侧壁与一水箱相连通,所述水箱与一蒸汽管相连通;所述外炉门与所述炉膛相对的门页上粘附有所述保温棉。本实用新型提升了电镀明火炉的保温效果,减少天然气的耗用,还能提升电镀明火炉的热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帘线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电镀明火炉。
背景技术
钢帘线主要用于子午线轮胎及其它橡胶制品骨架材料,钢帘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拉伸、热处理、电镀等系列工艺,其中,作为关键工艺及设备控制点的电镀明火炉,在生产中通过对钢丝的加热,改变钢丝内部组织,提高钢丝的通条性能。电镀明火炉负责热处理过程的加热及保温,热处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钢丝的基本组织中晶粒尺寸的大小,决定了电镀钢丝在后道工序进一步拉拔捻制的顺畅性以及成品的其他性能指标。电镀作业线明火炉的生产工艺参数以及钢丝在明火炉的受热性能的波动都可能对产品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CN201010155798.9涉及一种钢丝热处理明火炉,加热段的前部设置为热风式结构,在炉膛两侧设置有热风烧嘴,烧嘴输入端设置有空气管与燃气管;加热段的后部设置为预混式结构,在炉膛两侧设置有预混合烧嘴,空气管与燃气管先连接至预混合器,再通过混合气管连接预混合烧嘴;在加热段设置一体的排烟道,内部设置换热器。
用于处理钢丝的电镀明火炉,其内部温度能达上千度,在工作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热量从炉壁中散出,无法充分利用。现有明火炉厂家FIB、无锡新润、湖北中洲,由于炉体构造原因,长期使用后内部炉膛炉砖产生开裂,剥落、缝隙等现象,其炉体表面的平均温度一般保持在55摄氏度左右,个别部位甚至超过90摄氏度,既导致车间环境温度升高,特别是夏季,还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的皮肤烫伤等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炉表温度高,热损失大会影响炉子的热工效率,则相应的会造成天然气的耗用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节能电镀明火炉,提升电镀明火炉的炉表绝热保温效果,散热损失量小,减少了天然气的耗用,提升了电镀明火炉的热工作效率;采用气体流量计控制混合气中空气与燃气的流量,使混合气充分燃烧,提高燃气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节能电镀明火炉,加热段为预混式结构,在炉膛两侧设置有预混合烧嘴,空气管与燃气管先连接至预混合器,再通过混合气管连接预混合烧嘴,所述空气管和所述燃气管的管路上均设有气体流量计;所述炉膛两侧的外表面平覆有一层保温棉,所述保温棉的外部设有可拆卸安装的保温盒;所述电镀明火炉的炉门由内、外两个炉门组成,所述内炉门设置在所述炉膛上,所述外炉门设置在所述炉膛的外侧;所述外炉门由门页和门框组成,所述门框与所述炉膛相对的面上设有传热管且所述传热管的周围粘附有所述保温棉,所述传热管的一端贴靠在所述门框上,所述传热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电镀明火炉的侧壁与一水箱相连通,所述水箱与一蒸汽管相连通;所述门页与所述炉膛相对的面上粘附有所述保温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54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