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6178.7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8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翔久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9/03 | 分类号: | F16L19/03;F16L19/028;F16L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海燕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管 挡圈 管道接头 密封圈 前部 尾端 固定装置 径向向外 抗震性 本实用新型 传统管道 单层密封 冷热变化 凸出 传统的 抗压性 密封性 单层 漏水 弯折 填充 挤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接头,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密封圈以及固定装置;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尾端沿径向向外凸出形成第一挡圈;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前部沿径向向外弯折形成第二挡圈;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尾端能够套设于所述第二挡圈前部的所述第二连接管外,且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尾端与所述第二挡圈前部的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所述密封圈,所述固定装置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并通过所述第一挡圈和所述第二挡圈挤压住所述密封圈。该管道接头克服了传统管道接头的单层密封结构的抗压性、密封性和抗震性并不理想,当管道接头所处的环境温度发生冷热变化时,传统的单层管道接头容易出现漏水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接头。
背景技术
管道接头被用于流体管与诸如水阀等流体压力装置之间的连接。然而传统技术中使用的管道接头结构简单,并且传统管道接头的单层密封结构的抗压性、密封性和抗震性并不理想,当管道接头所处的环境温度发生冷热变化时,传统的单层管道接头容易出现漏水的情况。所以,传统的管道接头已经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接头,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管道接头具有能够适应冷热天气的能力,补偿因温差产生的附加应力,使管道接头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密封性和抗震性,并且方便安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接头,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密封圈以及固定装置;第一连接管的尾端沿径向向外凸出形成第一挡圈;第二连接管的前部沿径向向外弯折形成第二挡圈;第一连接管的尾端能够套设于第二挡圈前部的第二连接管外,且第一连接管的尾端与第二挡圈前部的第二连接管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密封圈,固定装置用于连接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并通过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挤压住密封圈。
优选的,固定装置包括螺母和螺丝,螺母的前端套设于第一连接管外,且螺母的前端内侧壁设置有一限位部,限位部的后端面能够与第一挡圈的前端面接触以限制第一连接管相对于螺母的轴向移动,螺丝套设于第二挡圈后方的第二连接管外且螺丝的内径小于第二挡圈的外径,螺母的后端与螺丝螺纹连接。
优选的,螺母的后端设有内螺纹,螺丝前端的外侧壁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
优选的,第一连接管尾端沿径向膨胀后形成一喇叭口,并在喇叭口的尾端形成第一挡圈;限位部的内侧壁与喇叭口的外侧壁相匹配并且至少部分接触。
优选的,螺丝的前端面能够与第二挡圈的后端面接触。
优选的,密封圈包括套设于第二连接管外的密封圈主体,密封圈主体的后端沿径向向外凸出形成环形凸起部,环形凸起部的前端面用于与第一挡圈的后端面挤压接触,环形凸起部的后端面用于与第二挡圈的前端面挤压接触。
优选的,密封圈主体的内侧壁与第二连接管位于第一挡圈前部的管外壁相接触,密封圈主体的外侧壁与第一连接管后端的管外壁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接头,通过固定装置实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外部的连接,并在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的内部的空隙内设置密封圈,因而实现对管道接头的双层密封,使管道接头具有能够适应冷热天气的能力,补偿因温差产生的附加应力;使管道接头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密封性和抗震性,并且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道接头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翔久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翔久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61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拆装的EHBR膜壳
- 下一篇:一种硬管连接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