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摇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6657.9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0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邱凯凯;陈义;赵俐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47D9/00 | 分类号: | A47D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傅剑涛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垫板 婴儿 摇篮 篮筐 提手 垫板主体 柔性垫 摇篮架 吊绳 医疗用品领域 本实用新型 姿势变化 检查床 摇篮框 侧板 拉出 上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摇篮,涉及医疗用品领域,提供一种利于避免睡着的婴儿患者从摇篮里抱出到放到CT检查床的过程中惊醒的医用摇篮。医用摇篮包括摇篮架、摇篮筐和吊绳,摇篮筐通过吊绳与摇篮架连接;摇篮筐的一个侧板为能够打开的摇篮门;摇篮筐内设置有垫板,垫板包括垫板主体和连接在垫板主体两侧的两个提手。垫板上铺上柔性垫,婴儿患者躺在摇篮框内并躺在垫板上。婴儿患者哄睡后,打开摇篮门,手持提手拉出垫板;另一只手再手持另一提手即可提起垫板,将垫板连同柔性垫及躺上面的婴儿放到检查床上。此过程中,不会触碰到婴儿,不会造成婴儿睡姿势变化,因此婴儿不易惊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摇篮。
背景技术
CT检查中,要求被检查者保持不动。而婴儿患者不能配合,为了保证婴儿患者不动,需要待其睡着后放到检查床上,再进行检查。摇篮常用于婴儿哄睡,但常出现哄睡后,从摇篮里抱出到放到检查床的过程中婴儿惊醒,前功尽弃。有的婴儿患者长时间难以实现在检查床上保持睡着,还需要吃镇静药物,使其镇静睡眠,才能进行CT检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于避免睡着的婴儿患者从摇篮里抱出到放到CT检查床的过程中惊醒的医用摇篮。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医用摇篮包括摇篮架、摇篮筐和吊绳,摇篮筐通过吊绳与摇篮架连接;摇篮筐的一个侧板为能够打开的摇篮门;摇篮筐内设置有垫板,垫板包括垫板主体和连接在垫板主体两侧的两个提手。
进一步的是:垫板主体两侧设置有提手缺口,提手位于提手缺口内并与垫板主体铰接。
进一步的是:医用摇篮包括位于摇篮筐四角下方的四个支撑柱,支撑柱竖向设置,支撑柱与摇篮架螺纹连接使得支撑柱高度可调,支撑柱上升后能够支撑摇篮筐。
进一步的是:摇篮筐底部设置有定位围框,支撑柱支撑摇篮筐时位于定位围框内,定位围框与支撑柱接触能够限制摇篮筐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垫板上铺上柔性垫,婴儿患者躺在摇篮框内并躺在垫板上。婴儿患者哄睡后,打开摇篮门,手持提手拉出垫板;另一只手再手持另一提手即可提起垫板,将垫板连同柔性垫及躺上面的婴儿放到检查床上。此过程中,不会触碰到婴儿,不会造成婴儿睡姿势变化,因此婴儿不易惊醒。可见本实用新型利于避免睡着的婴儿患者从摇篮里抱出到放到CT检查床的过程中惊醒,从而利于婴儿CT检查顺利进行。
(2)垫板位于婴儿下方,对婴儿侧面和上方没有阻挡,不对CT检查造成任何影响。
(3)设置支撑柱,需要较长时间等候检查时,调高支撑柱并支撑摇篮筐,可避免摇篮筐摇晃,摇篮起到婴儿床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医用摇篮端部视图;
图2是医用摇篮侧面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垫板结构图;
图中标记为:摇篮架1、摇篮筐2、摇篮门21、定位围框22、连接件23、吊绳3、支撑柱4、垫板5、垫板主体51、提手缺口52、提手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医用摇篮包括摇篮架1、摇篮筐2和吊绳3,摇篮筐2通过吊绳3与摇篮架1连接;摇篮筐2的一个侧板为能够打开的摇篮门21;摇篮筐2内设置有垫板5,垫板5包括垫板主体51和连接在垫板主体51两侧的两个提手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66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