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高后处理器低温起燃性能的喷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8565.4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2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谭宗慧;邓远海;朱赞;韦钻国;梁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0 | 分类号: | F01N3/20;F01N3/36;F01N11/00;F01N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席勇;董云海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燃烧 喷射装置 燃气喷射 温度传感器 后处理器 一端连接 催化器 增压器 起燃 发动机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 发动机零件 点火系统 管路设置 控制方便 模块设置 线束集成 进气端 排气端 喷射 燃气 监测 通用 开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后处理器低温起燃性能的喷射装置,其包括燃气燃烧管路、燃气喷射模块以及温度传感器。燃气燃烧管路设置在增压器与催化器之间;燃气燃烧管路的一端连接增压器的涡端排气端,另一端连接催化器的进气端;燃气喷射模块设置在燃气燃烧管路上,用以向燃气燃烧管路内喷射燃气;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燃气燃烧管路上,用以监测燃气燃烧管路内的温度。该喷射装置实现起来较简单,管路增加不多,同时燃气喷射及点火系统均可以通过发动机控制器进行控制,控制方便,线束集成化高,零件可以与发动机零件通用不需要额外增加开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发动机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提高后处理器低温起燃性能的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排放法规对发动机排放限值要求的日趋严格,尤其是国六排放要求,通过发动机本体技术较难达到排放限值要求,需要借助一定的后处理装置净化发动机尾气排放。发动机排放的尾气主要成分为NOx、CO、THC、PM,在发动机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冷机或低速小负荷的工况,此时催化器入口温度较低,催化器的转化效率低,排放的尾气催化效果不好几乎直接排入环境中。因此,为提高发动机冷机或低速小负荷的工况下催化器的催化效率,减少发动机排放物,可以考虑在冷机或低速小负荷工况下,使用一种燃气喷射装置,通过控制燃气的喷射及点燃提高排气的温度,从而提高催化器温度,使催化器快速起燃,有效解决冷态小负荷下催化效率低的问题,降低发动机尾气排放量。同时可减少冷态WHTC循环工况、双怠速法工况和北京公交年检工况CH4排放量,为满足排放法规要求奠定一定基础,尤其是国六排放对CH4排放限值的要求更加严格。
现有技术主要采用在催化器上布置电热丝的方法利用电加热的方法直接加热催化器,需要额外的220V电源,在整车上不容易实现此种方式;同时此种方法在催化器外面布置加热器需要较高的工艺安装要求,对安装及制作要求高,成本也较大。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后处理器低温起燃性能的喷射装置,其能够在不需要额外增加控制系统的情况下,使用发动机现有的电子控制单元以及发动机线束集成,达到提升催化器的催化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后处理器低温起燃性能的喷射装置,其包括燃气燃烧管路、燃气喷射模块以及温度传感器。燃气燃烧管路设置在增压器与催化器之间;燃气燃烧管路的一端连接增压器的涡端排气端,另一端连接催化器的进气端;燃气喷射模块设置在燃气燃烧管路上,用以向燃气燃烧管路内喷射燃气;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燃气燃烧管路上,用以监测燃气燃烧管路内的温度。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燃气喷射模块、温度传感器均与发动机的线束相连。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燃气喷射模块、温度传感器均受发动机的控制器的控制。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燃气燃烧管路的一端与增压器的涡端排气端以及燃气燃烧管路的另一端与催化器的进气端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卡扣螺栓连接或法兰面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提高后处理器低温起燃性能的喷射装置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通过增压器后增加燃气喷射装置,通过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在冷态或低速小负荷工况下的催化器温度,尽快实现催化器的起燃。
2、本喷射装置可以与发动机本身的控制系统集成在一起,不需要额外增加控制系统,可以使用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线束也可以与发动机线束集成,燃气喷射装置及点火系统均可以和发动机零部件通用,节约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喷射装置的布局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85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于氨气充填的固体储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固体储氨装置与电瓶框组合模块